C++基础算法:Dijkstra
1、概念
Dijkstra算法 是一种用于计算图中单源最短路径的算法,主要用于加权图(图中边的权重可以不同)中找出从起点到各个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
Dijkstra算法的核心概念:
图的表示:
- 有向图:图的边是有方向的,表示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路径。
- 加权图:图的每条边都有一个权重,表示通过该边的代价或距离。
最短路径:
- 计算从一个起点(源节点)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最短路径的定义是路径的权重之和最小。
贪心策略:
- Dijkstra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即每次选择当前最短的路径扩展,不一定考虑全局的最优解,但局部选择最优后,最终能得到全局最优。
2、实战例子
给定n个点,m条边,求最后一个点的最短路径。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int N = 1e5 + 10;
int w[N], e[N], ne[N], h[N]; // 边的权重、目标节点、邻接链表、每个节点的头指针
int dist[N], state[N]; // dist存储最短距离,state表示节点是否已处理
int idx = 0; // 当前边的索引
int n, m; // n为节点数,m为边数// 邻接表
void add(int a, int b, int c)
{e[idx] = b; // 边的目标节点ne[idx] = h[a]; // 当前边指向的上一个节点的邻接边w[idx] = c; // 边的权重h[a] = idx++; // 更新节点a的邻接链表头为当前边的索引
}// Dijkstra算法的实现
void dijkstra()
{memset(dist, 0x3f3f3f3f, sizeof(dist)); // 初始化dist为无穷大dist[1] = 0; // 起点到自身的距离为0for (int i = 0; i < n; i++) {int t = -1;for (int j = 1; j <= n; j++) { // 找出未访问的距离最小的节点if(state[j] == 0 && (t == -1 || dist[j] < dist[t]))t = j;}state[t] = 1; // 标记节点t为已访问for (int k = h[t]; k != -1; k = ne[k]) { // 遍历t的所有邻接边int x = e[k]; // x是t的一个邻接节点dist[x] = min(dist[x], dist[t] + w[k]); // 更新dist[x]为更小的值}}
}int main()
{memset(h, -1, sizeof(h)); // 初始化所有节点的邻接链表头为-1cin >> n >> m; // 输入节点数n和边数mwhile (m--) {int x, y, z;cin >> x >> y >> z; // 输入每条边add(x, y, z); // 添加边}dijkstra(); // 运行Dijkstra算法if (dist[n] != 0x3f3f3f3f) // 如果到达节点n的最短距离不是无穷大,输出最短路径cout << dist[n];elsecout << -1; // 否则输出-1,表示无法到达节点nreturn 0;
}
3、难点
邻接表
每一个节点可能指向多个其他节点,构建的邻接表核心还是单链表的扩展。
每一个节点初始都节点都指向-1,当该节点需要指向新的节点时,头节点表示该节点的索引值。因此,每一个节点都可以看作是一条包含头节点的单链表。在求解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时,就需要利用链表的特性把每个链表中的数据都循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