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2000V高压储能趋势下,磁环如何实现高低温衰减≤12%

储能电压将从1500V提升到2000V,储能系统中关键部件的绝缘耐压水平需要提高,对其中的非晶纳米晶材料提出什么要求?维爱普又是如何满足的?

十五年前,600V 的系统电压是组件的主流产品。五年前至今,1500V 的系统电压成为了储能产业的系统电压标准。阳光电源、上能电气、华为等企业已经相继布局1500V高压储能系统,并且延续向更高压(如2000V)演进的态势。

如何提高储能销量、确保储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当前储能产业链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材料选型而言,需要选择耐高压、低损耗、高可靠性、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的材料。

储能集装箱 图源:包图网

一、非晶纳米晶材料在储能领域
的应用现状及难点

在高压储能领域,行业内使用软磁铁氧体和金属软磁粉芯比较多,但铁氧体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仅0.4-0.5T,且温度稳定性差,在80℃以上时Bs值衰减超过30%,导致高温工况下储能器件体积需额外增大40%以上。金属软磁粉芯材料高频损耗较大,且铁芯绕线时容易碎裂。

而非晶纳米晶材料在高频低损耗、高功率密度(Bs高)、宽温域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逐渐成为高压储能领域的新兴材料。该材料在储能领域的应用集中于电力电子转换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

一是DC-DC 变换器的滤波电感与共模电感:用于抑制高频噪声,提升系统稳定性;

二是LLC 电路变压器 / 电感:通过高饱和磁感应强度(Bs)和低损耗特性,优化能量传输效率;

三是输入输出端电感:在高压化趋势下,需承受更大电流应力,非晶纳米晶材料的抗饱和能力显著优于传统材料。

然而,非晶纳米晶材料在储能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仍存在多维度挑战,主要体现在:

在高频损耗与热管理方面,高压化导致开关频率提升,材料需在高频下保持低损耗,避免过热失效。

在抗饱和与环境稳定性方面,大功率场景下,材料易因不平衡电流进入饱和状态,需兼顾高 Bs 与抗直流偏置能力。

在环境适应性方面,需通过盐雾腐蚀、温湿度循环(-40℃~+85℃,湿度 95% RH)等测试,确保材料在复杂工况下长期稳定运行。

在异形结构适配方面,储能模块小型化要求磁芯结构多样化(如E-I 型、阶梯式或组合型),非晶纳米晶材料难以满足复杂结构需求。

在与新型器件的协同优化方面,SiC/GaN 器件开关速度达 100V/ns,需材料高频响应能力(截止频率 > 1MHz)与之匹配。纳米晶材料的高电阻率(1.2μΩ・cm)可有效降低涡流损耗。

“实际上,纳米晶材料现在在很多场景的性能都是有冗余的,相较于性能能做得多么好,我们目前更关注如何提高材料稳定性,降低客户的生产成本。我们的优势是在高磁导率状态下,依然保持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并且绕线后的性能衰减明显更小。”郭振伟表示。

相比于材料本身的限制,非晶纳米晶行业目前的主要痛点在于:纳米晶材料的标准化难度较大,且客户对纳米晶材料的了解有限,许多仿真软件中甚至未包含纳米晶材料的选项。并且在设计端印象中纳米晶材料价格比较高,设计的时候不会考虑。

实际上,尽管纳米晶材料的初始成本相对较高,但由于其能够有效减少元件体积、降低铜线用量,并减少散热处理成本,综合来看其成本可能更具优势。

他补充道:“因此,相较于单纯追求性能的极致提升,当前我们的战略更倾向于拓宽材料的应用范围,提高材料的稳定性,使其适用于更多场景,从而更好的发挥纳米晶材料的优势,为客户解决设计上的实际问题。”

二、双低纳米晶储能解决方案

维爱普作为一家专业电磁兼容服务商,储能一直是其重点关注市场。在高压储能领域,维爱普的非晶纳米晶产品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部位:

1.高频LLC电感:软磁材料Bs(饱和磁感应强度)越高,磁芯抗饱和能力越强;Hc(矫顽力)越低,磁滞损耗越小。纳米晶环形磁芯(Bs=1.2T@25℃/1kHz)较Mn-Zn铁氧体(Bs=0.4T)提升3倍,配合低矫顽力(Hc<0.5A/m),在 100kHz/0.2T工况下铁损低于50kW/m³,实现体积减少40%、效率提升2.3%以上。通过环氧树脂粉末静电涂装提升绝缘强度(耐压>5kV),适配1500V高压系统。

2.抗饱和滤波电感:针对高压化趋势,开发 μ=<500低磁导率纳米晶磁芯,通过恒温、恒速度、恒张力退火工艺精准调控磁导率,在 100A 直流偏置下电感量下降 < 10%,满足并网标准对电流纹波的要求。

3.EMI滤波共模电感/线束磁环:闭环磁芯结构配合宽频阻抗特性(10kHz-10MHz),有效滤除高频噪声,提升系统EMC性能。


针对前文提到的难题,维爱普有以下方案:

1.高频低损耗磁环技术开发

采用0.018mm以下厚度的纳米晶薄带化设计,降低涡流损耗。同时通过精确退火,将晶粒尺寸控制在10~15nm,可使磁滞损耗降低20%左右。

2.热管理与应力稳定性

虽然纳米晶的居里温度比较高(550℃以上),但目前的纳米晶磁环125℃以上时普遍会有20%左右的磁导率衰减,超过了材料本身磁导率温度衰减(125℃衰减6%左右)。

3.耐高压与环境稳定性

传统的非晶、纳米晶磁环一般需要加外壳、喷漆或者是环氧树脂粉末静电喷涂来保护磁环和提供绝缘强度,近年来因为小型化、集成化的问题,装盒的占比减少。而喷漆会有环保的问题,所以喷涂的占比越来越高。

维爱普开创性的使用了高分子镀膜方式代替传统的喷漆和喷涂,在涂层厚度不超过0.1mm的情况下可达到6kV以上耐压,并且膜层的环境适应性更强,已通过盐雾腐蚀(ISO 9227)、温湿度循环(-40℃~+85℃,湿度 95% RH)等测试,可确保磁环在复杂工况下长期稳定运行。

数据来源于网络

从左到右依次是:未处理过磁环、镀膜后磁环、装外壳磁环

三、高低温下感量变化≤12%

如何应对高压高频挑战

在高电压趋势下,储能领域对非晶纳米晶的需求呈现出以下三种趋势:

一是高频化与小型化:随着SiC/GaN器件的普及,储能系统工作频率提升至MHz级别,要求材料具备更低损耗和更高磁导率。同时要配合元件集成的要求,缩小磁环体积。

二是低成本化:随着规模化应用,对磁元件和磁环厂家的成本控制要求也更严格。

三是环境稳定性:极端环境下磁导率波动需控制在±20%以内;需要通过盐雾试验。

目前,储能系统正朝高压化趋势发展(如2000V系统),这对非晶纳米晶材料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2000V系统对磁芯绝缘层的耐压要求显著提升,2000V系统磁芯绝缘需通过6kV/1min工频耐压测试,并且需要通过湿热循环测试(85℃/85% RH,持续1000小时)。

其次,由于2000V系统母线电流可高达数百安培,材料的抗饱和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强化,并且要求具备低磁致伸缩系数(小于2ppm),以有效减少振动和噪声。

此外,磁环的形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环形,还需要满足更多样化的适配性要求。

针对上述趋势,通过材料创新、工艺革新及产业协同等方式,全面布局应对储能高压化、高频化挑战。

在材料创新方面,公司正着手开发适用于3MHz以上高频场景的超低损耗纳米晶材料,同时持续改良工艺,推动国内纳米晶磁环的高温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规划探索下一代复合磁材技术,包括探索Fe-Co基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Bs>1.6T)、石墨烯复合技术以及其他软磁材料复合技术等。

在工艺革新上,引入磁性能预测模型,优化退火工艺参数,有效缩短研发周期。

此外,在标准化与生态协同方面,联合头部企业制定高压储能磁芯的行业标准,涵盖耐压等级、高频损耗测试方法等,并与半导体厂商联合开发高频磁-电协同设计方案,以提升系统能效。

四、结语

建设储能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峰谷套利,还能有效平抑电网供需波动,该市场已成为众多资本竞相布局的热点领域。而我们的技术布局不仅着眼于满足当前市场需求,更致力于通过3-5年的前瞻性研发,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展望未来,具备高频低损耗、耐高压、高稳定性以及低成本特性的非晶纳米晶材料企业,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发展机遇。

http://www.xdnf.cn/news/304.html

相关文章:

  • 性能测试面试题的详细解答
  • 习题3.4 最长连续递增子序列
  • 习题2.8 输出全排列
  • yarn常用的命令
  • Spring_MVC 快速入门指南
  • C++程序设计基础实验:C++对C的扩展特性与应用
  • Libtorch安装与使用
  • kubernetes-使用ceph-csi
  • Linux 进程
  • 浅析MySQL事务锁
  • 全球IP地址查询API:查询该IP所属的区域,提供即时服务
  • 【时时三省】(C语言基础)用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
  • 云端免费训练 AI 大模型推荐(适用于个人学习)
  • github 项目迁移到 gitee
  • 多肽 N 端乙酰化有什么作用?
  • 【机试】高精度
  • Java 数据类型全解析:基础、引用与包装类全面梳理
  • 【杂说杂谈】国产替代计划的思考
  • 使用droidrun库实现AI控制安卓手机
  • C++17 信号量模拟实现
  • AI测试用例生成平台
  • 4090租用,各云GPU平台价格对比清单及建议
  • 第十五节:实战场景-React路由权限控制方案
  • ModbusTCP 转 Profinet 主站网关
  • 2 celery环境搭建
  • 从实验室到肌肤:解码抗衰老科学革命与Dr.Jin麦角硫因胶囊的抗氧化突围
  • 香港服务器CPU对比:Intel E3与E5系列核心区别与使用场景
  • Aladdin显卡多任务运行教程
  • TVM计算图分割--Collage
  • 红黑树insert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