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黑马Java基础笔记-4

方法

什么是方法

方法是程序中最小的执行单元。

形参和实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调用

直接调用
getSum(10,20,30);
赋值调用
int sum = getSum(10,20,30);
输出调用
System.out.println(getSum(10,20,30));

方法的重载

在同一个类中,定义了多个同名的方法,这些同名的方法具有同种的功能。
每个方法具有不同的参数类型或参数个数 (返回类型可以不同) ,这些同名的方法,就构成了重载关系。

方法调用的基本内存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调用方法进栈。

方法调用完移出栈(里面的变量也会被销毁)。

方法调用进栈

当一个方法被调用时,JVM 会为该方法分配一个新的栈帧(Stack Frame),压入到当前线程的调用栈顶。这个栈帧里保存了该方法的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方法返回地址等信息。

方法调用完出栈

当方法执行结束(正常返回或抛出未捕获的异常)后,对应的栈帧会从栈顶弹出,方法中的局部变量随之被销毁,无法再被访问。

局部变量与栈帧的生命周期

  • 在方法栈帧内声明的局部变量只在该方法执行期间有效。
  • 方法执行结束,局部变量就会随栈帧一起销毁。
  • 如果局部变量是“引用类型”(如 String、自定义对象等),则栈中保存的是对堆中对象的引用;当栈帧销毁后,这些引用也会随之消失,但堆中的对象是否被销毁取决于是否还有其他引用指向它(如果没有其他引用了,就等待垃圾回收机制进行回收)。

扩展

在 Java 虚拟机(JVM)层面,当一个方法被调用时,JVM 会为该方法分配一个栈帧(Stack Frame),其中主要包含三个核心部分:

  1. 局部变量表(Local Variable Table)
  2. 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
  3. 方法返回地址(Return Address)
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5;         // (1)int b = 6;         // (2)int c = add(a, b); // (3)System.out.println(c);}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x, int y) {return x + y;      // (4)}
}
方法 main 的执行过程
  1. main 方法被调用
    当 JVM 启动程序时,首先调用 main(String[] args) 方法。此时会创建一个对应的栈帧并压入当前线程的调用栈顶。
  2. 局部变量表(Local Variable Table)
    • main 方法的栈帧中,局部变量表会存放:
      • args(形参,通常位于槽位 0)
      • a(槽位 1)
      • b(槽位 2)
      • c(槽位 3)
    • 比如执行 int a = 5; 时,就把 5 存入了局部变量表的某个槽位(Slot)里。
  3. 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
    • 当执行诸如 int c = add(a, b); 这类语句时,JVM 指令会先把 ab 的值压入操作数栈,然后调用 add 方法。
    • 在调用 add 方法时,会把操作数栈顶的值(即 ab)传递给被调用方法的形参(xy)。
  4. 方法返回地址(Return Address)
    • main 方法调用 add 时,JVM 需要知道当 add 方法执行完毕后,该返回到 main 的哪条指令继续执行。这个信息(返回地址)会存放在当前栈帧中,等到 add 方法结束后,就会使用这个返回地址跳回 main
  5. 调用结束,返回结果
    • add 方法执行完 return x + y; 后,会把结果(x + y)压回调用者的操作数栈中,并把 add 方法的栈帧弹出。
    • 回到 main 方法后,操作数栈顶部的值就是 x + y 的结果,此时存入 c 这个局部变量槽位,继续执行后续的 System.out.println(c);
方法 add 的执行过程
  1. add 方法被调用
    • 在执行 int c = add(a, b); 时,JVM 会给 add 创建一个新的栈帧。
  2. 局部变量表
    • add 方法的形参 xy 分别保存在这个新栈帧的局部变量表中,一般是槽位 0 和槽位 1。
  3. 操作数栈
    • 执行 return x + y; 时,会把 xy 的值压入操作数栈,然后执行 iadd 指令完成加法运算。
  4. 方法返回地址
    • add 执行结束时,需要返回到调用它的地方(即 main 方法的某条指令处)。所以 add 方法的栈帧中也存有返回地址信息,执行完后会弹出该栈帧,并将结果返回给 main
总结
  • 局部变量表(Local Variable Table)
    用来存放方法的参数和局部变量,包括基本数据类型以及对象引用(Reference)等。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小型数组或表,每个方法调用都会有自己独立的一份。
  • 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
    用来执行各种字节码指令时的中间操作数,比如做加法、乘法、对象引用的操作等。操作数栈是“后进先出”的结构,用来暂时存放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值。
  • 方法返回地址(Return Address)
    用来记录当前方法调用完毕后,需要跳转回上一个调用方法(调用者)的哪个字节码指令处继续执行。这个地址在方法正常返回或异常返回时都会被用来恢复现场。

方法的值传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调用后还是100.

Java方法参数传递均为值传递

  • 基本类型传递数据副本,形参修改不影响实参。
  • 对象类型传递地址副本,修改对象属性会影响原对象,但形参重新赋值不会影响实参。(如 obj = new Object())不会影响原始对象引用。

http://www.xdnf.cn/news/2369.html

相关文章:

  • 青少年CTF-贪吃蛇
  • YOLOv11改进:RevColV1可逆列目标检测网络(特征解耦助力小目标检测)
  • 写入cache时数据格式错误产生的ERRO导致整个测试框架无法运行
  • 大模型时代的语言格局演变:为什么是 JavaScript?
  • PyTorch数据加载与预处理
  • 模板引擎语法-过滤器
  • TeaCache原理及代码
  • 泛型进阶之通配符
  • import tree # pip install dm_tree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tree‘
  • 如何导出1寸分辨率为300及以上的照片?
  • 常见cmd命令
  • 基于PyTorch的图像识别主要依赖于深度学习模型(尤其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对图像特征进行自动学习和分类
  • tigase源码学习杂记-IO处理的线程模型
  • Python-MCPServerStdio开发
  • python输出
  • 防火墙规则配置错误导致的网络问题排查
  • Tauri v2 配置全解析(完整版)
  • Eigen线性代数求解器(分解类)
  • 内存大冒险
  • ai与望闻问切
  • 2025最新Facefusion3.1.2使用Docker部署,保姆级教程,无需配置环境
  • C语言输入输出完全指南:从基础到文件操作
  • MCP 协议解读:STDIO 高效通信与 JSON-RPC 实战
  • Java大师成长计划之第4天:Java中的泛型
  • Android Gradle插件开发
  • AI Agent: MCP和AI Agent的联系
  • 线程池(二):深入剖析synchronized关键字的底层原理
  • 1位的推理框架bitnet.cpp
  • MySQL之视图
  • DIFY 浅尝 - Dify + Ollama 抓取BBC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