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科学配色基础——认识颜色空间(RGB、HSV、HCL)
目录
🧠 为什么需要了解颜色空间?
🌈 1. RGB:电脑的“原生语言”
🎯 2. HSV:色调 + 饱和度 + 明度
🎨 3. HCL:最科学的颜色空间(建议首选)
✅ 常见用途对比
✍️ 示例:HCL 配色用于 ggplot2
📌 衍生推荐:颜色感知辅助工具
📦 小结
配色,不只是选择“看起来好看”的颜色,而是用“符合视觉认知规律”的颜色表达数据。
🧠 为什么需要了解颜色空间?
在可视化中,我们经常会用到颜色来表达变量,比如不同的实验组、变量强度或类别分布。但是你是否遇到过这些问题:
-
颜色太刺眼,看起来不舒服?
-
打印出来一片灰,完全没法区分?
-
看起来好看,但对比度不够,读者分不清差异?
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们不了解颜色是如何构造的。
🌈 1. RGB:电脑的“原生语言”
-
RGB:Red、Green、Blue
-
所有屏幕上的颜色,都是通过这三种颜色混合而来。
# 用 grDevices 包生成 RGB 颜色
rgb(255, 0, 0, maxColorValue = 255) # 红色
📌 优点:
-
与屏幕显示一致。
📌 缺点:
-
不符合人眼的感知习惯(我们对绿色比红色更敏感,但 RGB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