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深入理解 Transformer:从原理解析到文本生成实践

学习目标: 完成本教程后,学习者应该能够:

  1. 理解 Transformer 架构的核心思想,尤其是自注意力机制 (Self-Attention)。
  2. 掌握 Transformer 编码器 (Encoder) 和解码器 (Decoder) 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 理解位置编码 (Positional Encoding) 的作用。
  4. 了解基于 Transformer 的文本生成过程(自回归生成)。
  5. 使用主流深度学习框架(推荐 PyTorch)实现或利用库构建 Transformer 模型。
  6. 加载和预处理文本数据用于训练。
  7. 实现一个简单的文本生成模型训练过程。
  8. 实现文本生成(推理)过程,了解不同的采样策略。

 

模块 1:回顾与动机 (Review & Motivation)

  1. 快速回顾:神经网络基础,序列模型挑战 (RNN/LSTM 的局限性:长距离依赖问题、并行计算困难)。
  2. 为什么需要 Transformer?引出 Attention 机制。

模块 2:Attention 机制核心 (Attention Mechanism)

  1. 基础注意力概念:Query (Q), Key (K), Value (V)。
  2. 缩放点积注意力 (Scaled Dot-Product Attention):公式推导和直观理解。
  3. 自注意力 (Self-Attention):如何在同一个序列内部计算注意力。
  4. 多头注意力 (Multi-Head Attention): কেন Why多个注意力头?如何合并结果?
  5. 动手实践:实现一个简单的缩放点积注意力和多头注意力模块(使用 NumPy 或 PyTorch)。

模块 3:Transformer 架构 - 编码器 (Transformer Architecture - Encoder)

  1. 编码器整体结构:多层堆叠。
  2. 编码器层内部:多头自注意力层,前馈神经网络 (Feed-Forward Network)。
  3. 残差连接 (Residual Connections) 和层归一化 (Layer Normalization) 的作用。
  4. 位置编码 (Positional Encoding): 왜 Why 需要?正弦位置编码的计算方法和原理。
  5. 动手实践:实现一个 Transformer 编码器层和完整的编码器。

模块 4:Transformer 架构 - 解码器 (Transformer Architecture - Decoder)

  1. 解码器整体结构:多层堆叠。
  2. 解码器层内部:
    • 带掩码的多头自注意力 (Masked Multi-Head Self-Attention): কেন Why 需要掩码?如何在训练时防止看到未来的信息。
    • 编码器-解码器注意力 (Encoder-Decoder Attention) / 交叉注意力 (Cross-Attention): 解码器如何关注编码器的输出?
    • 前馈神经网络。
  3. 残差连接和层归一化。
  4. 动手实践:实现一个 Transformer 解码器层和完整的解码器。

模块 5:从 Transformer 到文本生成 (From Transformer to Text Generation)

  1. Encoder-Decoder 结构的完整流程(以机器翻译为例,虽然目标是文本生成,但这个例子有助于理解如何连接)。
  2. 文本生成任务: 定义任务,如语言模型 (Language Modeling)。
  3. 基于 Decoder-only 的 Transformer (如 GPT 系列): 介绍这类更适合文本生成的架构(Encoder-Decoder Transformer 的解码器部分加上输入部分的堆叠)。解释其自回归 (Autoregressive) 特性。
  4. 输入/输出处理:
    • 文本分词 (Tokenization):介绍 WordPiece, BPE 等常见分词方法(可以使用 Hugging Face tokenizers 库)。
    • 构建词汇表 (Vocabulary)。
    • 输入表示:Token ID序列,位置编码。
    • 输出:Logits -> Probabilities。

模块 6:文本生成模型实现 (Implementation)

  1. 选择框架: 使用 PyTorch。
  2. 数据准备: 选择一个小型文本数据集(如莎士比亚文集、简单故事集),进行分词、构建词汇表、生成训练样本对 (输入序列 -> 下一个词)。
  3. 模型构建:
    • 方法一 (推荐): 使用 PyTorch 内置的 nn.Transformer 模块或更高级别的库如 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 的 modeling_gpt2 等类,重点在于如何 使用 这些组件搭建文本生成模型。这更贴近实际应用。
    • 方法二 (可选/补充):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引导学习者基于前面实现的注意力、Encoder/Decoder 层从头搭建一个简化的 Decoder-only 模型(复杂性较高,可选)。
  4. 训练过程:
    • 定义损失函数 (交叉熵 Cross-Entropy)。
    • 定义优化器。
    • 编写训练循环:前向传播,计算损失,反向传播,更新参数。
    • 引入 Teacher Forcing 概念(如果使用 Encoder-Decoder 结构)。
    • 批量处理和 Padding。
  5. 动手实践: 编写完整的训练代码,并在小型数据集上进行训练。

模块 7:文本生成与采样策略 (Text Generation & Sampling)

  1. 推理过程: 如何在训练好的模型上生成新的文本(逐步生成)。
  2. 采样策略:
    • 贪婪搜索 (Greedy Search)。
    • 束搜索 (Beam Search)。
    • 采样方法:温度采样 (Temperature Sampling),Top-K 采样,Top-P (Nucleus) 采样。
    • 解释各种策略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3. 动手实践: 编写代码实现文本生成推理过程,尝试不同的采样策略,比较生成结果。

模块 8:进阶话题与实际应用 (Advanced Topics & Applications)

  1. 预训练模型和微调 (Pre-training & Fine-tuning):介绍如何利用 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 库加载 GPT-2 等预训练模型,并在特定任务上进行微调来实现更好的文本生成效果。这是当前最主流的实践方法。
  2. 大型语言模型 (LLMs) 简介:简单介绍 LLMs 的概念、能力和当前发展(与 Transformer 的联系)。
  3. 评估指标 (Optional):简单介绍文本生成的评估方法,如 Perplexity。
http://www.xdnf.cn/news/215.html

相关文章:

  • 在Qt中验证LDAP账户(Windows平台)
  • 【MySQL】Ubuntu下C++连接MySQL
  • C# 点击导入,将需要的参数传递到弹窗的页面
  • C#/.NET/.NET Core拾遗补漏合集(25年4月更新)
  • DBeaver连接hive
  • Linux:简单指令(二)
  • Chromium 134 编译指南 macOS篇:编译流程(五)
  • 【20】Strongswan sa ——IKE_SA set_state|process_message|
  • QT常见显示类控件及其属性
  • 使用 Docker 安装 Elastic Stack 并重置本地密码
  • 方案解读:虚拟电厂标杆项目整体建设方案【附全文阅读】
  • [经验总结]Linux双机双网卡Keepalived高可用配置及验证细节
  • IcePlayer音乐播放器项目分析及学习指南
  • 软考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 论文范文参考(二)
  • vscode的一些使用技巧记录
  • Qt中读写结构体字节数据
  • 若依框架修改左侧菜单栏默认选中颜色
  • 【工具】文件传输工具croc
  • WebSocket:实现实时双向通信的技术
  • 密码学中的盐值是什么?
  • 获取视频封面
  • AIGC-几款本地生活服务智能体完整指令直接用(DeepSeek,豆包,千问,Kimi,GPT)
  • Pytorch的常规操作
  • C++11新特性
  • 【数据结构】第四弹——LinkedList与链表
  • 【重学Android】1.关于@Composer注解的一点知识笔记
  • ceph weight 和 reweight 的区别
  • MDA测量数据查看器【内含工具和源码地址】
  • Python 创意:AI 图像生成
  • intra-mart 开发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