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三明治绕法
什么是三明治绕法:
“三明治绕法”(Sandwich Winding)是一种变压器绕制工艺,通过将初级绕组(Primary)和次级绕组(Secondary)分层交错排列,以优化漏感、耦合效率和EMI性能。
三明治绕法的核心作用:
(1)降低漏感(Leakage Inductance)
原理:交错绕制使初级和次级绕组耦合更紧密,减少磁通泄漏。
效果:漏感可降低20%~50%,提升能量传输效率(尤其对反激拓扑关键)。
(2)改善耦合系数(Coupling Coefficient)
耦合系数 kk 越接近1(理想值为1),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三明治绕法可使 kk 从0.85提升至0.95以上。
(3)减少EMI干扰
交错绕制平衡了初级和次级的寄生电容,抑制共模噪声。
(4)均化温升
热量分散在多层绕组中,避免局部过热。
缺点:
增加耦合电容:采用三明治绕法会增加变压器初次级之间的耦合电容。在开关电源的工作过程中,变压器绕组的分布电容反复充放电,不仅使电源效率降低,还可能与绕组的分布电感构成LC振荡器,产生振铃噪声。
绕组设计复杂:由于被夹在中间的绕组不同,使得变压器绕组设计变得更为复杂,且初级夹次级和次级夹初级两种两种绕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绕组绕法。
工艺要求高:一方面三明治绕法要求绕线平整,以减少变压器漏感和提高耦合性。然而,在变压器绕组实际绕制过程中,保持绕线的平整度是一项挑战,尤其是在高频变压器的设计和制作中。
设计注意事项:
(1)安规与绝缘
-
原副边隔离:需满足爬电距离(如加强绝缘≥6.4mm),可通过加挡墙胶带或三层绝缘线实现。
-
层间绝缘:每层间用聚酯薄膜(如Mylar)或麦拉胶带隔离。
(2)绕线顺序与对称性
-
初级绕组P1和P2的匝数需尽量对称,避免磁通不平衡。
-
次级绕组(如多路输出)应靠近高耦合侧。
(3)寄生参数控制
-
减少层间电容:避免过多重叠(如高压绕组间留空隙)。
-
使用利兹线:高频场合可降低趋肤效应损耗。
绕制示例:
-
骨架准备:EE25磁芯,挡墙胶带包覆。
-
初级P1:绕制50%匝数(如60匝),层间绝缘。
-
次级S:绕制全部次级匝数(如8匝),加绝缘胶带。
-
初级P2:绕制剩余50%初级(60匝)。
如何验证漏感是否降低?
用LCR表测量初级短路时的次级电感量(漏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