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介绍

前言

聚类算法是无监督学习中最经典的问题之一,虽然 K-Means 用得广泛,但它有明显的局限性:

  • 无法识别任意形状的簇
  • 需要提前指定簇的个数 K
  • 对噪声和离群点非常敏感

上一篇介绍了K-Means算法,本文将介绍一下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可以不用担心这些局限!

DBSCAN简介

DBSCAN 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核心思想是:

密度高的区域形成簇,密度低的区域是噪声或边界”。

与 K-Means 不同,DBSCAN 不要求指定簇的个数,而是通过“密度”定义簇。

DBSCAN 的核心概念

1. 邻域(ε邻域)

对于任意一点 p p p,其ε邻域是以 p p p 为圆心、半径为 ε 的圆(或球)内的点。

2. 密度可达(density reachable)

如果点 q q q 在点 p p p 的 ε 邻域内,且 p p p 是“核心点”,那么 q q q 被称为从 p p p 密度可达。

3. 核心点(core point)

如果某点的 ε 邻域内的点的个数 ≥ MinPts(最小点数),则它是核心点。

4. 边界点(border point)

在核心点的 ε 邻域内,但自身邻域不足 MinPts,不是核心点。

5. 噪声点(noise point)

既不是核心点,也不属于任何核心点邻域。

算法流程

输入:

  • 数据集 D
  • 参数 ε(邻域半径)
  • 参数 MinPts(邻域最小点数)

主要步骤:

  1. 遍历所有点,为每个未访问点执行以下操作:
  2. 如果该点的 ε 邻域内有 ≥ MinPts 点 → 标记为“核心点”,开始新簇;
  3. 递归扩展:把它邻域中的所有密度可达的点加入该簇;
  4. 如果邻域点数不足 MinPts → 标记为“噪声”或“边界点”;
  5. 重复直到所有点被处理。

用一句话总结:

从任意一个核心点出发,将其“邻居的邻居的邻居…”全都拉入簇中,直到遇到边界或稀疏区域。

DBSCAN vs K-Means

特性K-MeansDBSCAN
是否需要指定簇数 K?✅ 是❌ 不需要
是否能处理异常值?❌ 敏感✅ 能自动识别为噪声点
是否支持任意形状簇?❌ 仅支持球状✅ 支持任意形状
是否稳定?❌ 对初始点敏感✅ 参数敏感但更鲁棒

Python 实战代码

我们使用 sklearn 中的 DBSCA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moons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DBSCAN# 生成非球形数据
X, _ = make_moons(n_samples=300, noise=0.05, random_state=0)# 运行 DBSCAN,后续会介绍如何确定这两个参数eps和minsamples
#eps:ε 邻域的半径
#minsamples:最小密度点数 MinPts(含自身)
dbscan = DBSCAN(eps=0.2, min_samples=5)
labels = dbscan.fit_predict(X)# 可视化结果
plt.scatter(X[:, 0], X[:, 1], c=labels, cmap='rainbow', s=30)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Hei']
plt.title("DBSCAN 聚类结果")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可以看到:

  • 弯月形状的两个簇成功分开;
  • 中间稀疏的点自动识别为噪声(label = -1);
  • 无需手动指定“2个簇”。

eps 和 MinPts参数

这是 DBSCAN 唯一的难点。
一个实用技巧是,使用 K-距离图

  1. 对每个点,计算其到第 MinPts 个最近邻的距离;
  2. 将这些距离排序并绘图;
  3. 找“拐点”(突变处),即为合适的 ε。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NearestNeighborsneighbors = NearestNeighbors(n_neighbors=5)
neighbors_fit = neighbors.fit(X)
distances, _ = neighbors_fit.kneighbors(X)
distances = np.sort(distances[:, 4])  # 第5个最近邻
plt.plot(distances)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Hei']
plt.title("K-距离图")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BSCAN 的优缺点总结

优点:

  • 自动识别簇数;
  • 可检测任意形状簇;
  • 能发现异常点;
  • 不敏感于初始点。

缺点:

  • 对参数 eps & MinPts 较敏感;
  • 在不同密度数据上表现不佳;
  • 高维空间中“密度”概念变得模糊,也叫维度灾难。

应用场景

  • 地理空间数据聚类,如用户聚集区;
  • 社交网络关系发现;
  • 图像去噪;
  • 异常检测,如金融欺诈、网络攻击等;

总结

DBSCAN 是一款“智能划圈工具”:自动围出密集人群,忽略稀疏路人。

在你不想手动选 K、希望识别复杂形状簇、同时处理异常点时,DBSCAN 是你的好帮手!

http://www.xdnf.cn/news/14574.html

相关文章:

  • 移动应用开发实验室web组大一下期末考核题解
  • 【arXiv2024】时间序列|TimesFM-ICF:即插即用!时间序列预测新王者!吊打微调!
  • 如何用ai设计测试
  • WebStorm编辑器侧边栏
  • NodeJS的fs模块的readFile和createReadStream区别以及常见方法
  • Nacos 实战指南:服务注册、分级与环境隔离
  • 第二十六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 变幻莫测:CoreData 中 Transformable 类型面面俱到(三)
  • 【Git】代码托管服务
  • 【一天一个知识点】RAG 是“问答脑”,智能体是“有行动力的大脑”
  • AndroidStudio下载的SDK没有tool目录,或者想要使用uiautomatorviewer工具
  • 二.TvSettings从Android.bp解析成build.gradle
  • 计量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2025年)
  • gradle的 build时kaptDebugKotlin 处理数据库模块
  • Maven之初识与安装
  • Adobe 发布 Android 版 Photoshop(目前免费测试)
  • WebRTC(四):STUN协议
  • PostgreSQL - Windows 中 PostgreSQL 禁用开机自启,并在需要时手动启动
  • 安卓9.0系统修改定制化____安卓 9.0 解包、打包与系统修改基础及工具介绍 常识篇 四
  • React 动态路由的使用和实现原理
  • 案例:塔能科技智启某市“光网计划”——重构城市照明的数字底座与生态价值
  • Android 多 BaseUrl 动态切换策略(结合 ServiceManager 实现)
  • 微信小程序使用computed
  • XR-RokidAR-ADB环境搭建
  • 机器学习:开启智能时代的大门
  • Django 5.2.3 构建的图书管理系统
  • SpringCloud Alibaba场景实践(Nacos篇)
  • WSL2 中安装 cuDNN​​ 的完整指南
  • Arduino入门教程:5、按键输入
  • 贝塞尔曲线的切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