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手阳明大肠经之温溜穴

个人主页:云纳星辰怀自在

座右铭:“所谓坚持,就是觉得还有希望!


温溜又名:

1.《针灸甲乙经》:逆注、蛇头。

2.《资生》:池头。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主治

①急性肠鸣、腹痛等肠腑病证;②疔疮;③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等头面病证;④肩背酸痛;⑤癫狂。

功效

清热解毒,安神定志。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咽喉炎、面神经麻痹等。配曲池等主治急性咽喉肿痛;配足三里、上巨墟主治肠鸣、腹痛。

类别与特色

1.【郄穴】:温溜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郄穴。

2.【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摘要】:『五俞穴:商阳(井)(庚金)、二间(荥)(壬水)、三间(俞)(甲木)、合谷(原)(火)、阳谿(经)(丙火)、曲池(合)(戊土)』、『络穴:偏历』、『郄穴:温溜』、『背俞穴:大肠俞』、『募穴:天枢』、『大肠经起穴:商阳;大肠经止穴:迎香;大肠经穴道数目:20』、『大肠经循行时间:卯时(早上5~7时)』、『大肠经气血特色属于:多血多气』

出处

1.《针灸甲乙经》:在腕后,少士五寸,大士六寸。

释义

1.温:温热也,指阳气。

2.溜:与留相同意思,同时含有停留、通流之意。

3.温溜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郄穴,表示本处为气血深聚之处。手阳明经脉乃是多气血的经脉,阳气温热,本处为阳气所注,脉气流注至此而深入,故称之为温溜

操作

艾灸

用艾条在距离皮肤3-5cm处对温溜穴进行温和灸,灸治5-15分钟,可缓解肩背酸痛、扁桃体炎等。小贴士:按摩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止暴力操作,防止皮肤损伤;刮痧时,不宜强行出痧,有皮肤病患者不适合刮痧疗法;针刺疗法需由专业医生操作,患者切勿自行操作;艾灸时,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皮肤。

按摩

用拇指指腹按揉温溜穴3-5分钟,有助于防治口腔炎、腹痛、头痛等。

针刺

用毫针直刺温溜穴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针感可向手部放散,可缓解治疗头痛、面肿、咽喉肿痛、肩臂酸痛等。

刮痧

用角刮法自上向下刮拭温溜穴,以出痧为度,可缓解口腔炎、扁桃体炎等。

定位取穴

1.【国家经穴标准】:侧腕对掌,伸前臂。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谿与曲池连在线,腕横纹上5寸。

2.【古书两种取穴标准】:温溜穴道的位置古书上所说有两种,若是按照《针灸甲乙经》、《十四经十四经发挥》、《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皆作:「在腕后,小士五寸,大士六寸」。但是《太平圣惠方》、《明堂》皆作:「在腕后五寸、六寸间」,各种说法诸说不一。大陆的国家经穴标准,乃是以腕横纹上5寸。

3.关于温溜取穴的两套标准:【一种是以阳谿(腕横纹)与曲池(肘横纹)之间距离10寸为标准,所以温溜位于阳谿直上5寸,对准曲池取之】。【另外一种是大陆国家经穴标准,是以阳谿与曲池之间距离12寸为标准,故温溜在曲池下7寸,阳谿上5寸处取之】。基本上本着『离穴不离经』的原则,两者取穴法皆可用。

4.【其他常用取穴法】:以肘屈置,在阳谿穴与曲池穴连线中点,当骨之凹陷处,试以手指握拳,前臂部用力,即有肌肉(即短桡腕伸肌)隆起如蛇头之形,其下端即是穴位。(即阳谿穴上6寸(或是5寸),或偏历穴上3寸)。

5.【中国大陆之骨度折量定位法—上肢部的纵向标准】:根据骨度定位法,上臂部『纵向标准』:以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的距离为9寸。前臂部『纵向标准』:以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的距离为12寸。

6.【针灸科学之同身寸定位法—上肢部的纵向标准】:根据黄维三教授的《针灸科学》所使用的同身寸定位法,肱前面『纵向标准』:以腋窝横纹前端至尺泽穴(肘窝横纹)的距离为9寸。肱后面『纵向标准』:以肩髃至曲池的距离为10寸。前臂前面『纵向标准』:以尺泽穴(肘窝横纹)至大陵穴的距离为10寸。前臂后面『纵向标准』:以曲池穴至阳谿穴的距离为10寸

7.【鉴别比较—肘横纹到腕横纹间的距离】:从肘横纹到腕横纹间的距离,《台湾黄维三‧针灸科学》订为10寸,而《国家经穴标准》订为12寸。

古代定穴

1.《针灸大成》:腕后大士五寸,小士六寸。《明堂》在腕后五寸、六寸间。

2.《医宗金鉴》:从偏历穴上行三寸

3.《针灸甲乙经》:在腕后,少士五寸,大士六寸。

解剖

1.【肌肉】:在桡骨背面桡侧,桡侧伸腕短肌肌腹与外展拇长肌之间。

2.【血管】:有桡动脉分支,头静脉。

3.【神经】: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肌支。

4.【若由表皮扎针向下,依次所遇到的解剖组织层次分别为】: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腱 →桡侧腕短伸肌。浅层布有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前臂后皮神经。深层,在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腱之前有桡神经浅支。

治疗方法

1.【针法】:(角度)斜刺,从背侧面斜向上刺。(深度)针0.5~0.8寸。

2.【针法】:直刺0.5寸。

3.【灸法】:(灸量)艾炷灸3~5壮;或是艾条灸温灸5~15分钟。

临床配伍

1.【大肠经主治疾病】:大肠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腰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症』。

2.〔治疗喉痹不能言〕:温溜配曲池。

3.〔治疗狂仆〕:温溜配液门、京骨。

4.〔治疗癫疾,狂言〕:温溜配仆参。

5.〔治疗肠鸣腹痛,腹泻〕:温溜配足三里、上巨虚。

6.【临床经验-治五十肩】:根据临床经验,有五十肩的病人当抬高手臂或手臂往后摆动时,肩膀前面会痛,这是因为大肠经受到侵犯之故。此时为了发挥立即显现的疗效,可以取大肠经的井穴商阳或是郄穴温溜;但是比较上以选择郄穴(温溜)为优先,这是因为选择后者(温溜)比较不痛,效果又好。

7.〔治疗牙痛〕:厥阴俞、温溜、内庭。

8.〔治疗项强伤寒〕:温溜、期门。

9.【治齿痛特效】:温溜因属大肠经郄穴,故治齿痛有特效。

10.【治疔痈特效】:温溜对于疔痈有卓效。

11.〔治齿痛〕:温溜配内庭、厥阴俞效果更佳。

12.〔治疗急性扁桃腺炎〕:温溜配合谷、少商治急性扁桃腺炎

13.【大肠经之郄穴-治急性病症如肌腱炎、喉痛、急性颈部扭伤、流鼻血】:温溜穴位阳谿直上5寸,直对曲池(皆大肠经)取之,一般郄穴不在四肢末端,亦不在躯干上,所以针刺较不痛,且不会伤害到五脏六腑,对于急性病症如肌腱炎、喉痛、急性颈部扭伤、流鼻血等皆有殊效。

相关论述

1、《采艾编》:“温溜,温者温利之气,阳明至此而注也,曰留。”

2、《针灸甲乙经》 :“在腕后,少士五寸,大士六寸。”

3、《医宗金鉴》:“从偏历上行三寸。”

4、《新针灸学:“阳溪穴之上六寸,曲池穴之下六寸。”

5、《考穴编》:“一法,偏历后二寸。”


参考文章

承上

手阳明大肠经之偏历穴

启下

CSDN

http://www.xdnf.cn/news/13782.html

相关文章:

  • MySQL基础知识(DDL、DML)
  • YOLO-FireAD:通过混合注意力与双池化融合实现高精度实时火灾检测
  • 【PyQt5】从零开始的PyQt5 - QTextEdit 篇
  • 2025北京智源大会核心内容
  • RAG系统中Rerank技术的深度解析与应用实践
  • DNS的工作原理
  • 【AI News | 20250611】每日AI进展
  • IPv6检测指标中的IPv6授权体系是什么意思?(国科云)
  • HTML5 定位网页元素
  • 让DELPHI11及之后的新版本编译的程序支持Windows XP
  • 2025暑假第三十二届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与嵌入式高级师资培训通知
  • 6.11本日总结
  • MVVM 分层思想详解
  • Binder
  • matlab脉冲信号并绘制波形2025.6.11
  • 12.安卓逆向2-frida hook技术-HookJava重载方法
  • element-MessageBox 弹框组件 调整按钮位置(确认在左,取消在右)、删除场景回车调取消事件,默认调确认事件
  • 串口通信入门基础
  • 【Linux】Makefile基础
  • Halcon深度图转换(real、uint2、byte)
  • 基本多线程编译make命令
  • 达梦数据库raw绑定磁盘-DSC集群部署
  • 再说一说LangChain Runnable接口
  • 禁止虚拟机里的Win10的Windows Defender
  • 【热更新知识】学习一 Lua语法学习
  • 【学习笔记】计算机操作系统(六)—— 输入输出系统
  • 基于 Spring AI 的 MCP 客户端/服务端实现
  • Java中的设计模式:23种经典模式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
  • 一款包含150个APP移动端网站UI的psd适用于服装鞋类社交电商项目
  • 论文略读:Mixture-of-Agents Enhances Large Language Model Capab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