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再次吹响号角,扬帆更壮阔的征途——AMD EPYC 7F72/7F52处理器测试
2019年8月,AMD创新性地将7nm工艺与最高64核心的第二代EPYC产品带入了企业级x86服务器市场。一年时间过去,对于AMD来说,第二代EPYC很好地完成了打开市场的任务。
但仅仅是打开市场却并非第二代EPYC的全部使命。
一年时间,AMD股价从30.45美元增长至85.55美元,涨幅180.95%
回望一年前的第二代AMD EPYC发布会,所有受邀发言客户均为顶级互联网公司和其他拥有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大型客户。显然,彼时的AMD目标十分明确:通过更高的核心数量来提升服务器大规模云化时的计算密度,进而使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具备更强的服务及运营能力。
GCP上的实例创建页面,第二代AMD EPYC赫然在列
在AWSEC2上的c5a系列实例皆为第二代AMD EPYC平台
而从GCP和AWS为代表的一众顶级云服务提供商的接受度来看,第二代AMD EPYC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发布之初的既定目标,成功打入了超大规模云数据中心以及顶级CSP市场。
这证明了AMD在芯片设计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成功。但既然第二代AMD EPYC如此成功,何不进一步发掘一下其潜力呢?
从第二代AMD EPYC产品线说开去
从第二代AMD EPYC产品列表来看,初期的EPYC 7002(第二代EPYC的产品编号)包含22款产品,核心数量从8到64,在8核、16核、24核、32核、48核、64核等主流核心数量段位上均安排了3-5款产品;在核数相同时,不同产品以频率和L3缓存配置不同加以区分。
不过,相对于竞争对手基数庞大的产品线,由22款产品组成的EPYC 7002序列仍旧稍显单薄。虽然AMD内部人士层表示,现阶段的AMD并不会将一些核心数量和频率的特化型号加入产品计划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Milan来临之前,第二代AMD EPYC产品线会止步不前。
于是,AMD在2020年初在EPYC 7002系列之下发布了全新的7Fx2系列处理器。
频率提升、缓存提升;7Fx2为更多企业用户带来新选择
作为Milan发布之前,第二代AMD EPYC中的最后成员,7Fx2系列包含3款产品,分别是24核心的7F72、16核心的7F52和8核心的7F32。
从3款新处理器与相同核心数量的原有型号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三款新品除了在核心频率上有所加强之外,最核心的变动便在于CCD与核心的数量配比上。
而为了明晰其间的奥秘,我们有必要回顾Rome架构的一些特性。
Rome架构采用Chip Lets方式进行设计,在完整的64核心CPU之中包含了9个Die。9个Die分别是位于中间位置,负责内存控制和IO功能的IOD(IO Die);以及位于IOD周边的8个CCD(Core Compute Die)。
每个CCD内部包含两个CCX(Core Compute CompleX)结构。每个CCX包含4个Zen 2核心以及对应的L1指令及数据缓存、L2缓存。而每个CCX之内的4个核心则共享16MB的L3缓存。
在了解了这一结构之后,7Fx2三款新品的由来便十分明确。
7F72包含6个CCD,每个CCD之中有4个核心被激活。而由于被激活的4个核心分别位于2个CCX之上,所以每2个核心便可共享该CCX之内的全部16MB L3缓存。换句话说,7F72每核心拥有8MB L3缓存;整个CPU共有192MB L3缓存。
作为对比,原先的7402在物理结构上则只包含4个CCD,而每个CCD上的核心也只能分配到4MB L3缓存。这一核心数量与缓存的配比与64核心的7742保持一致。
同样的原理,7F32和7F52的核心与缓存配比则更为“奢华”,每个核心都可以用上其所在的CCX之上的全部16MB L3缓存。
当然,除了每核心L3数量的大升级之外,7Fx2系列也在基础频率和Boost频率上做了幅度不小的升级。
既然频率获得了提升、激活了更多的物理结构(包含更多CCD和其上L3缓存),那么处理器的功耗也自然会上涨。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3款7Fx2新品的默认TDP分别到了240W、240W和180W。
不过AMD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原先提供的散热参考设计仍旧保有余量,因此能够覆盖7742级别处理器的散热装置和设计可以继续在新的7Fx2系列上服役。
AMD EPYC 7Fx2,为谁而来?
在了解了7Fx2系列处理器的特性及其细节构成之后,问题接踵而至。更新了特性的7Fx2系列处理器究竟面向怎样的用户和应用场景?
从AMD的PPT上我们可以看清三款处理器的官方定位——每核心性能以及企业应用环境中的领先价值。为了进一步阐明释意,AMD还附带了7Fx2系列的三种典型应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