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用Slash将链接转为快捷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介

什么是 Slash ?

Slash 是一个开源的自托管平台,旨在帮助您组织、管理和分享最重要的链接。您可以轻松创建可定制的、易于阅读的快捷方式,从而简化链接管理。使用标签对链接进行分类,轻松与团队或公众分享。

主要特点

  • 可定制的短链接:用户可以为任何 URL 创建简短的快捷链接,方便记忆和分享。
  • 团队分享:用户可以选择公开分享链接,或仅与团队成员共享。
  • 链接分析:提供链接流量和来源的分析功能,帮助用户了解链接的使用情况。
  • 浏览器扩展:支持浏览器扩展,用户可以通过搜索栏快速访问快捷链接。
  • 自托管解决方案:用户可以在自己的服务器上部署 Slash,使用 Docker 进行快速安装。

Slash 通过将复杂的链接转化为易于访问和分享的快捷方式,提升用户的在线工作效率。

安装

在群晖上以 Docker 方式安装。

在注册表中搜索 slash ,选择第一个 yourselfhosted/slash,版本选择 latest

本文写作时, latest 版本对应为 1.0.0

docker 文件夹中,创建一个新文件夹 slash,并在其中建一个子文件夹 data

文件夹装载路径说明
docker/slash/data/var/opt/slash存放数据库等

端口

本地端口不冲突就行,不确定的话可以用命令查一下

# 查看端口占用
netstat -tunlp | grep 端口号
本地端口容器端口
52315231

命令行安装

如果你熟悉命令行,可能用 docker cli 更快捷

# 新建文件夹 slash 和 子目录
mkdir -p /volume1/docker/slash/data# 进入 pingvin 目录
cd /volume1/docker/slash# 运行容器
docker run -d \--restart unless-stopped \--name slash \-p 5231:5231 \-v $(pwd)/data:/var/opt/slash \yourselfhosted/slash:latest

也可以用 docker-compose 安装,将下面的内容保存为 docker-compose.yml 文件

version: '3'services:slash:image: yourselfhosted/slash:latestcontainer_name: slashrestart: unless-stoppedports:- 5231:5231volumes:- ./data:/var/opt/slash

然后执行下面的命令

# 新建文件夹 slash 和 子目录
mkdir -p /volume1/docker/slash/data# 进入 pingvin 目录
cd /volume1/docker/slash# 将 docker-compose.yml 放入当前目录# 一键启动
docker-compose up -d

运行

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群晖IP:5231 就能看到注册界面

注册完成后,会进入主界面

进入 Profile --> Language,下拉选择 中文,界面直接就切换成了中文的

创建

  • Name:这是必填的,要使用易于记忆的短语,最终会用于生成快捷方式,例如:baidu
  • Link:也是必填的,需要填入转换的网址。例如 https://www.baidu.com
  • Title:标题,用于显示
  • Descript:描述
  • Tags:用于分类

保存之后

访问时,是从 http://群晖IP:5231/s/baidu 跳转到 Link 地址的

浏览器插件

安装 Slash 快捷方式浏览器插件,可以获得更快的访问。下面以 chrome 为例

安装完成后,还是要设置

输入 Slash 地址

现在再次点图标会显示设置的结果

访问时,只要在浏览器中输入 s/baidu,将无缝地将您重定向到相应的页面

参考文档

yourselfhosted/slash: An open source, self-hosted platform for sharing and managing your most frequently used links. Easily create customizable, human-readable shortcuts to streamline your link management.
地址:https://github.com/yourselfhosted/slash

http://www.xdnf.cn/news/10371.html

相关文章:

  • 深入理解交叉熵损失函数——全面推演各种形式
  • 学习STC51单片机22(芯片为STC89C52RCRC)
  • Python训练打卡Day38
  • CTFHub-RCE 命令注入-过滤运算符
  • 【Java开发日记】基于 Spring Cloud 的微服务架构分析
  • 训练中常见的运动强度分类
  •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用于解决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问题,Matlab代码实现
  • 用 Spring Boot 静态资源映射 vs 用 Nginx 提供静态文件服务总结
  • OldRoll复古胶片相机:穿越时光,定格经典
  • AI 的早期萌芽?用 Swift 演绎约翰·康威的「生命游戏」
  • kafka学习笔记(三、消费者Consumer使用教程——消费性能多线程提升思考)
  • AIGC学习笔记(8)——AI大模型开发工程师
  • [SC]SystemC在CPU/GPU验证中的应用(六)
  • 大语言模型值ollama使用(1)
  • 2.1HarmonyOS NEXT开发工具链进阶:DevEco Studio深度实践
  • Win10 doccano pip安装笔记
  • Redis最佳实践——安全与稳定性保障之连接池管理详解
  • python做题日记(11)
  • Go 语言的 GC 垃圾回收
  • AWTK 嵌入式Linux平台实现多点触控缩放旋转以及触点丢点问题解决
  • 使用VSCode在WSL和Docker中开发
  • 【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
  • 手写HashMap
  • 8086 处理器 Flags 标志位全解析:CPU 的 “晴雨表” 与 “遥控器”总结:
  • Qlib量化工具介绍与使用指南
  • org.junit.runners.model.InvalidTestClassError:此类问题的解决
  • 【MySQL】索引下推减少回表次数
  • SpringBoot整合MyBatis完整实践指南
  • 5.31 day33
  • 【LUT技术专题】图像自适应3DL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