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基础(二)
一、软件测试工作流程
1、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应全部覆盖已定义的业务流程,以及功能(业务流程)和非功能(界面、文档、兼容性、易用性、性能、安全性)方面的需求
参考标准:需求规格说明书(提取测试点(软件的最小单元))
需求分析目的意义:
- 是编写测试用例的依据
- 有助于保证测试质量(防止漏测)与进度
- 测试需求是衡量测试覆盖率的重要指标(测试点的覆盖率是决定测试覆盖率的重要指标)
具体怎么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步骤:
查阅需求规格说明书和原型图
- 初步了解被测软件的核心业务流程
- 针对某个功能,细化需求,列出测试点
一个页面如何进行需求分析
- 界面检查(参考原型图查看页面是否一致)
- 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分析输入项(字段)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约束(是否必填;长度限制;格式限制;是否重复)
- 按钮,根据业务逻辑的先后顺序进行依次分析(操作成功情况,操作失败情况,验证操作结果)并验证按钮的关联功能
2、测试计划
3、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用例:为项目需求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是否满足客户需求,即包含输入+动作+预期结果的测试文档
依据:根据测试需求分析编写用例(根据测试点编写)
测试用例八大要素
- 用例编号(唯一): 一般格式:产品名-测试阶段(it集成测试、st系统测试、uat验收测试)-测试项xxx(英文)
- 模块:当前覆盖的测试点所在的模块
- 测试标题(不要重复):主要描述测试目的,言简意赅,一般格式:输入+动作+结果
- 重要级别(优先级):根据当前测试点在整个项目中的重要 程度划分,高(主要核心业务功能,冒烟用例)中(错误异常测试点)低(兼容性、界面错误)或123
- 预置条件:需要填写一些前提条件,否则用例无法执行
- 测试步骤:具体的测试数据+动作(1.路径:点击 用户管理>>注册,2.输入用户名,密码...3.点击注册按钮)
- 预期结果:参考需求规格说明书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果(一个步骤一个结果或一个步骤多个结果)
- 实际结果:执行测试的结果(通过pass、不通过failed、阻塞:用例没法执行)
- 备注:bugId、不通过原因
- 测试版本
- 测试执行者
- 用例设计者
注:
并不是针对每个测试点都要编写用例,相似测试点重复测试,测试效率低
编写测试用例需要测试方法及技巧,达到最大覆盖的情况下,最少的测试数据,获取更多的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