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聊聊前端工程化

还记得以前的ASP.NET项目,那时候写网页就像在毛坯房里乱堆家具,HTML、CSS、JavaScript 一股脑塞在一个文件里,稍微复杂点的项目就跟打翻的毛线团似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改个按钮颜色能不小心搞崩整个页面,团队协作时更是噩梦 —— 你用 ES5 写函数,我用 ES6 写箭头,代码风格五花八门,主打一个“包容”。

一个项目里面,前端代码、后端代码都在一起。如果是一个人开发还好,如果这个时候还有前后端分开的话,那效率.... emm, 没有效率。再后来,前后端分离,开始有了前端工程化。也就是模块化组件化规范化自动化等四个方面。

一、模块化:分而治之

后来大家发现,得把代码拆分成小块管理。就像咱们去超市买东西,零食、日用品、生鲜分区域摆放,找起来方便。模块化就是把 JavaScript 代码分成一个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只干一件事。比如专门处理网络请求的axios.js,负责用户登录的auth.js,需要用的时候就像拼拼图一样引入进来。

Node.js 的出现给模块化打了强心针。以前浏览器只能认script标签引入的全局变量,现在有了 CommonJS 规范,能用require()像搭积木一样组装模块。Npm 仓库就像一个巨大的零件市场,需要啥功能直接搜包下载,不用自己从头造轮子。比如想做个轮播图,搜swiper就能拿到现成的模块,安装到项目里就能用,大大节省了开发时间。

二、组件化:复用

光拆分代码还不够,UI 层面也得讲究复用。以前写页面,同样的按钮、表单在多个页面重复写,改个样式得挨个文件找。组件化就像把 UI 拆成一个个可复用的积木块,比如一个按钮组件,定义好样式和交互逻辑,在多个页面直接调用,改的时候只需要改组件里的代码,所有用到这个组件的地方都会同步更新。

Vue3 就是组件化的一把好手,它的单文件组件.vue把模板、样式、逻辑封装在一个文件里,清晰又方便。Element - plus 则像一套精美的积木套装,提供了大量现成的组件,比如表格、弹窗、导航栏,直接引用就能用,还能通过 props 传参数定制化外观和功能。就像搭房子,以前是一块砖一块砖砌,现在有了预制好的墙板、门窗,直接组装就行,效率飙升。

但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复用,有的涉及权限的还是分开比较好。

三、规范化:规范协作、达成共识

团队开发最头疼的就是代码风格不统一,有人喜欢用双引号写字符串,有人用单引号;有人换行用\n,有人用\r\n。这时候就需要规范化来当 “班主任”,制定统一的规则。ESLint 就像语法检查器,强制要求代码符合特定的语法规范,比如必须写let/const代替var,函数括号前必须空格。Prettier 则像排版大师,自动帮你格式化代码,统一缩进、换行、引号风格。

咱们可以在项目里配置.eslintrc.js和.prettierrc文件,规定好规则,然后在代码提交前用npm run lint检查,不符合规则的不让提交。就像学生写作业,必须按照老师规定的格式来,不然就打回去重写,这样整个项目的代码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看着舒服,维护起来也轻松。

四、自动化:解放人力

以前开发完项目,需要手动把代码压缩、合并,把 CSS、JS 文件按顺序引入,还得处理浏览器兼容性问题,麻烦得很。自动化工具就像请来的机器人助手,帮咱们搞定这些重复性工作。Vite 就是个高效的构建工具,它利用浏览器原生的 ES 模块导入功能,开发时不需要打包,直接按需加载,启动速度飞快。打包时用 Rollup 进行优化,比传统的 Webpack 快很多。

还有自动化测试,比如用 Jest 写单元测试,测试组件的功能是否正常,接口调用是否正确。每次代码提交前,自动运行测试用例,确保改的地方没毛病。部署的时候,CI/CD 管道能自动拉取代码、打包、发布到服务器,不用手动上传文件,减少人为错误。就像工厂里的流水线,原料进去,成品出来,中间的加工步骤全由机器自动完成。

五、接口设计:前后端协作的规范

工程化之后,前后端通过 API 交互,这时候接口设计就很关键了。比如做一个商品详情页,后端给数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给一个整体接口,返回商品的所有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规格参数、用户评价、相关推荐等,都放在一个大对象里;另一种是拆开,基本信息一个接口,评价一个接口,推荐商品一个接口。

整体接口的好处是前端只需要调一次接口,就能拿到所有数据,方便快捷,特别是对于网络不好的用户,减少了请求次数。但缺点是返回的数据可能有很多冗余,比如用户可能只需要基本信息,却返回了一堆其他数据,浪费流量。拆分接口的好处是灵活,需要什么数据调什么接口,能按需获取,减少无效数据传输。但缺点是前端需要处理多个接口请求,还要处理接口之间的依赖关系,比如必须等基本信息接口返回后才能调评价接口,增加了代码复杂度。

那怎么选呢?这得看具体业务场景。如果详情页的各个数据模块关联性很强,需要一起展示,整体接口更合适;如果各个模块可以独立加载,比如评价部分可以稍后加载,或者有些用户不需要看评价,就可以用拆分接口。就像去餐厅吃饭,你可以点套餐(整体接口),也可以单点(拆分接口),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化工厂

前端工程化就像把以前的手工作坊改造成现代化工厂,模块化是零件标准化,组件化是预制件生产,规范化是生产流程标准,自动化是流水线作业,接口设计是上下游协作的规范。有了这些,团队开发效率大大提高,代码质量有保障,维护起来轻松省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前端工程化还在不断进化,低代码平台、可视化搭建工具、智能化代码提示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让前端开发越来越简单高效。但不管怎么变,工程化的核心思想 —— 分而治之、规范协作、解放人力 —— 始终不变。就像盖房子,从徒手砌砖到用机械臂施工,工具在变,追求高效、优质的目标不变。希望咱们都能在前端工程化的道路上,搭出更漂亮、更稳固的 “数字大厦”。

http://www.xdnf.cn/news/10206.html

相关文章:

  • C#上传图片后压缩
  • 【Dify学习笔记】:Dify离线安装插件教程
  • 【原理扫描】不安全的crossdomain.xml文件和CORS(跨站资源共享)原始验证失败验证与彻底方案
  • (24)多租户 SaaS 平台设计
  • C语言进阶--自定义类型详解(结构体、枚举、联合)
  • AWS WAF设置IP白名单
  • 指数函数的泰勒展开可视化:从数学理论到Python实现
  • 历年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保研上机真题
  • 【已解决】YFRateLimitError(‘Too Many Requests. Rate limited. Try after a while.‘)
  • Spring Boot 3 整合 MQ 构建聊天消息存储系统
  • 测试用例及黑盒测试方法
  • Java进化之路:从Java 8到Java 21的重要新特性(深度解析)
  • JS手写代码篇---手写节流函数
  • Linux(8)——进程(控制篇——上)
  • mac mini m4命令行管理员密码设置
  • 【Java基础-环境搭建-创建项目】IntelliJ IDEA创建Java项目的详细步骤
  • 专业课复习笔记 11
  • 评论功能开发全解析:从数据库设计到多语言实现-优雅草卓伊凡
  • 在 Linux 上构建 Kubernetes 单节点集群:Minikube 安装与实战指南
  • 第2章-12 输出三角形面积和周长(走弯路解法)
  • 26 C 语言函数深度解析:定义与调用、返回值要点、参数机制(值传递)、原型声明、文档注释
  • C++ 模版复习
  • 【个人思考】超级玛丽亚小游戏设计文档
  • Unity UI系统中RectTransform详解
  • 用美图秀秀批处理工具定制专属图片水印的方法详解
  • 【技术支持】安卓11开机启动设置
  • IDEA修改JVM内存配置以后,无法启动
  • TC/BC/OC P2P/E2E有啥区别?-PTP协议基础概念介绍
  • C语言操作Kafka
  • 3DMAX+Photoshop教程:将树木和人物添加到户外建筑场景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