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数据结构与算法】21.合并两个有序链表(LeetCode)

文章目录

  •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高效算法解析与实现
    • 问题描述
    • 核心思路:双指针尾插法
    • 完整代码实现
    • 关键点解析
      • 1. 边界条件处理
      • 2. 头节点初始化
      • 3. 节点比较与插入
      • 4. 剩余节点处理
    • 常见错误与修正
    • 优化方案:哨兵节点
    • 算法应用场景
    • 总结
    • 总结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高效算法解析与实现

链表合并是数据结构中的经典问题,在算法面试和实际开发中经常出现。本文将深入解析如何高效合并两个有序链表,并展示C语言的实现方案。

问题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给定两个升序排列的链表list1list2,要求将它们合并为一个新的升序链表并返回。新链表应该通过拼接给定链表的节点来完成。

示例:

输入:list1 = [1,2,4], list2 = [1,3,4]
输出:[1,1,2,3,4,4]

核心思路:双指针尾插法

基本思想:

  1. 创建一个新的空链表作为结果
  2. 使用两个指针分别遍历两个输入链表
  3. 比较当前节点的值,将较小值的节点插入新链表的尾部
  4. 当任一链表遍历完后,将剩余链表直接接到新链表尾部

时间复杂度: O(n+m),其中n和m分别是两个链表的长度
空间复杂度: O(1),不需要额外空间,直接在原节点上操作

完整代码实现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struct ListNode {*     int val;*     struct ListNode *next;* };*/
struct ListNode* mergeTwoLists(struct ListNode* list1, struct ListNode* list2) {struct ListNode* l1 = list1;struct ListNode* l2 = list2;struct ListNode* NewHead = NULL;struct ListNode* NewTail = NULL;// 处理空链表的情况if (l1 == NULL) return l2;if (l2 == NULL) return l1;// 遍历两个链表while (l1 && l2) {if (l1->val < l2->val) {// 处理新链表的头节点if (NewHead == NULL) {NewHead = NewTail = l1;} else {NewTail->next = l1;NewTail = NewTail->next;}l1 = l1->next;} else {// 处理新链表的头节点if (NewHead == NULL) {NewHead = NewTail = l2;} else {NewTail->next = l2;NewTail = NewTail->next;}l2 = l2->next;}}// 连接剩余链表if (l1 == NULL) {NewTail->next = l2;} else {NewTail->next = l1;}return NewHead;
}

关键点解析

1. 边界条件处理

if (l1 == NULL) return l2;
if (l2 == NULL) return l1;

这两行代码处理了空链表的边界情况,提高了代码的健壮性。

2. 头节点初始化

if (NewHead == NULL) {NewHead = NewTail = l1; // 或l2
}

这里使用NewHeadNewTail两个指针分别记录新链表的头和尾:

  • NewHead:始终指向新链表的头节点
  • NewTail:始终指向新链表的尾节点,便于尾插操作

3. 节点比较与插入

if (l1->val < l2->val) {// 插入l1节点
} else {// 插入l2节点
}

通过比较两个链表当前节点的值,决定哪个节点应该优先插入新链表,确保结果保持升序。

4. 剩余节点处理

if (l1 == NULL) {NewTail->next = l2;
} else {NewTail->next = l1;
}

当任一链表遍历完后,直接将另一链表的剩余部分连接到新链表尾部,避免了不必要的循环。

常见错误与修正

在原始代码中,存在一个典型错误:

// 错误写法(赋值而非比较)
if(NewHead=NULL) // 正确写法(比较操作)
if(NewHead == NULL)

这个错误会导致:

  1. NewHead设置为NULL
  2. 条件判断结果永远为假(NULL相当于0)
  3. 永远不会进入头节点初始化分支

开发建议: 在条件判断中使用常量在前的方式避免此类错误:

if (NULL == NewHead) // 如果误写为赋值,编译器会报错

优化方案:哨兵节点

使用哨兵节点可以进一步简化代码逻辑:

struct ListNode* mergeTwoLists(struct ListNode* list1, struct ListNode* list2) {struct ListNode dummy;  // 哨兵节点struct ListNode* tail = &dummy;dummy.next = NULL;while (list1 && list2) {if (list1->val < list2->val) {tail->next = list1;list1 = list1->next;} else {tail->next = list2;list2 = list2->next;}tail = tail->next;}// 连接剩余部分tail->next = list1 ? list1 : list2;return dummy.next;  // 哨兵的下一个节点即真实头节点
}

哨兵节点方案的优点:

  1. 消除头节点特殊判断
  2. 减少代码分支(从4个分支减少到2个)
  3. 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健壮性
  4. 避免头节点指针的初始化问题

算法应用场景

  1. 归并排序:链表归并排序的核心操作
  2. 多路归并:多个有序流的合并(如K个有序链表)
  3. 数据库系统:合并多个有序结果集
  4. 消息队列:合并多个有序消息流

总结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是链表操作中的基础但重要的算法:

  • 核心思想:双指针遍历+尾插法
  • 关键技巧:头尾指针维护新链表
  • 常见陷阱:头节点初始化、指针操作顺序
  • 优化方向:哨兵节点简化边界处理

多路归并*:多个有序流的合并(如K个有序链表)
3. 数据库系统:合并多个有序结果集
4. 消息队列:合并多个有序消息流

总结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是链表操作中的基础但重要的算法:

  • 核心思想:双指针遍历+尾插法
  • 关键技巧:头尾指针维护新链表
  • 常见陷阱:头节点初始化、指针操作顺序
  • 优化方向:哨兵节点简化边界处理
http://www.xdnf.cn/news/16760.html

相关文章:

  • 如何将消息转移到新 iPhone
  • 深入剖析Spring IOC容器——原理、源码与实践全解析
  • Linux---编辑器vim
  • 嵌入式学习笔记-MCU阶段-DAY10ESP8266模块
  • 初识微服务
  • 飞算 JavaAI 中 SQL 另存为脚本功能详解
  • ZKmall开源商城微服务架构电商平台:服务注册与配置中心设计
  • 充电桩与照明“联动”创新:智慧灯杆破解新能源基建难题
  • 微服务消息队列之RabbitMQ,深入了解
  • 【unity小技巧】封装unity适合2D3D进行鼠标射线检测,获取鼠标位置信息检测工具类
  • Java设计模式之行为型模式(解释器模式)实现方式详解
  • Elasticsearch 集群管理核心 API 指南:健康、状态、分片诊断与运维实战
  • 调试 Rust 生成的 WebAssembly
  • 工业级蓝光三维扫描仪:汽车零部件高精度检测的利器
  • Python LRU缓存应用与示例
  • 守护数字核心:主机安全的重要性与全方位防护指南
  • zabbix的PostgreSQL监控模板中文环境采集问题处理
  • JsHook入门
  • Nginx 来正确地托管网站服务
  • 汇川ITS7100E触摸屏交互界面开发(二)界面开发软件使用记录
  • 使用python连接MongoDB
  • 【RAG 检索排序详解】RRF vs Reranker:原理、区别与实战应用
  • 编程算法:驱动技术创新与业务增长
  • 【Linux】System V - 责任链模式与消息队列
  • 【LeetCode 热题 100】155. 最小栈
  • LVGL 使用自定义字体
  • VS Code中配置使用slint(Rust)的一个小例子
  • 【PHP 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从基础到高级的完整指南】
  • 数据库小知识
  • vi/vim跳转到指定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