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CLIP与SIGLIP对比浅析

        CLIP 和 SIGLIP 的核心区别在于损失函数的设计:CLIP 使用基于 softmax 的对比损失(InfoNCE),强制正样本在全局对比中压倒所有负样本,计算成本高且受限于负样本数量;SIGLIP 改用基于 sigmoid 的二元分类损失,独立判断每个样本对的匹配概率,无需全局归一化,计算更高效、内存占用低,尤其适合超大规模负采样(如百万级)和多标签场景。简言之,CLIP 强调“最优匹配”,适合小规模精准检索;SIGLIP 侧重“灵活匹配”,更适合开放域、大规模数据下的高效训练。

CLIP(Softmax + 对比损失)

        CLIP 使用 对称对比学习损失(InfoNCE loss),通过 softmax 计算概率分布,强制正样本对的相似度远高于所有负样本对。CLIP的损失函数为

 其中,

为图像到文本的损失

为文本到图像的损失

 为什么使用两种损失:

增强模型的双向对齐能力

  • 单一损失的局限性:如果仅用 I→T 损失(例如仅让图像匹配正确文本),模型可能忽略反向的文本特征优化(如文本编码器未充分学习区分图像)。

  • 对称损失的作用

    • I→T 损失:强制图像特征靠近对应文本特征。

    • T→I 损失:强制文本特征靠近对应图像特征。

    • 双向约束 确保视觉和语言特征在共享嵌入空间中全面对齐。

避免模态偏差(Modality Bias)

  • 问题:若仅用单向损失,模型可能偏向某一模态(例如图像编码器主导,文本编码器弱化),导致跨模态检索时性能不均衡。

  • 对称损失的平衡性

    • 例如,在图文搜索中,用户可能输入文本搜图(T→I),也可能上传图搜文(I→T),双向训练保证两种任务均表现良好。

SigLIP

        SIGLIP 将图文匹配视为 二元分类问题,采用成对Sigmoid损失,允许模型独立地对每个图像-文本对进行操作,而无需对批次中的所有对进行全局查看,独立判断每个图像-文本对是否匹配。损失函数为

其中,

代表图像与文本匹配使用sigmod函数

CLIP 的损失函数基于 softmax + 对比损失(InfoNCE),其计算效率受限于以下问题:

(1) 分母的全局求和:softmax 的分母需要对所有负样本的指数项求和,损失需要一个全局归一化因子(突出显示的分母),这会引入二次内存复杂性。

(2) 梯度计算的依赖性:softmax 的梯度依赖于所有样本的 logits,导致反向传播时必须维护整个相似度矩阵。

(3) 内存消耗高:存储所有负样本的 logits 和中间结果(如 esjesj​)需要大量 GPU 内存,限制 batch size。

SIGLIP 使用 sigmoid + 二元交叉熵损失,其优势在于:

(1) 独立计算,无需全局归一化:Sigmoid 对每个 logit 独立计算,不需要计算所有样本的和,每个样本的处理是独立的。

(2) 损失函数的分解性:二元交叉熵损失对每个样本单独计算,仅依赖当前样本的 logit 和标签,无需其他样本参与。

(3) 内存友好:只需存储当前样本的 logit 和标签,每个图像-文本对(正或负)都单独评估,无需维护全局归一化相似度矩阵。适合分布式训练,可轻松扩展到超大规模负采样(如百万级)。

总结

  • CLIP

    • 使用 softmax + 对比损失,强调 全局最优匹配

    • 适合小规模负样本(如 batch size=512),但对超参数敏感。

  • SIGLIP

    • 使用 sigmoid + 二元分类损失,独立判断每个样本。

    • 优势

      1. 计算高效(适合超大规模负采样,如 1M)。

      2. 梯度稳定(不受负样本数量影响)。

      3. 支持多标签(如一张图对应多个描述)。

      4. 训练更鲁棒(对超参数不敏感)。

http://www.xdnf.cn/news/15932.html

相关文章:

  • 小架构step系列21:参数和返回值的匹配
  • FastAPI 中,数据库模型(通常使用 SQLAlchemy 定义)和接口模型(使用 Pydantic 定义的 schemas)的差异
  • 【智能协同云图库】智能协同云图库第二期:基于腾讯云 COS 对象存储—开发图片各功能模块
  • SQLite以及Room框架的学习:用SQLite给新闻app加上更完善的登录注册功能
  • 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新展望:中国企业继续保持最强竞争力
  • 进阶向:基于Python的电脑硬件监控工具(GUI + 系统信息采集)
  • 51c大模型~合集157
  • 138. Java 泛型 - 通配符捕获Helper程序方法:类型安全解决方案
  • 二维码扫描登录流程详解
  • 【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 (游标(Cursor)模式)
  • JavaEE初阶第十期:解锁多线程,从 “单车道” 到 “高速公路” 的编程升级(八)
  • WinUI3开发_Frame用法
  • 服务器设置国外IP无法访问对防御攻击有用吗?
  • 一文详解REST风格
  • 一个适合MCU的分级菜单框架
  • .NET SDK 9.0.200引入对SLNX解决方案文件的支持
  • django filter按两个属性 去重
  • Linux——自制shell命令行解释器
  • 【LeetCode 热题 100】208. 实现 Trie (前缀树)
  • 剖析Sully.ai:革新医疗领域的AI助手功能启示
  • ssms(SQL 查询编辑器) 添加快捷键 Ctrl+D(功能等于Ctrl+C + Ctrl+V),一步到位
  • Bun v1.2.19发布,node_modules隔离,sql比node快6倍
  • Kotlin 高阶函数初步学习
  • Laravel 系统版本查看及artisan管理员密码找回方法针对各个版本通用方法及原理-优雅草卓伊凡
  •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 1576:【例 2】选课 | 洛谷 P2014 [CTSC1997] 选课
  • 子网划分核心原理 (网络原理1)
  • [学习] Hilbert变换:从数学原理到物理意义的深度解析与仿真实验(完整实验代码)
  • 《通信原理》学习笔记——第五章
  • Spring 源码阅读(二) 核心概念解析 ApplicationContext、类型转化
  • 【PyTorch】图像二分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