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i >正文

重说话题“如何写好一份技术文档”

重说话题“如何写好一份技术文档”

引言

在技术领域,"如何写好一份技术文档"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最早关注到这个话题,源于那个经典问题:程序员最讨厌的事情是什么?答案包含写文档、写注释、别人不写文档以及别人不写注释。

看到后,大家好像一笑而过,没碰到的时候,无关痛痒,碰到了,又痛又痒……

那时那刻:文档与注释的"罪与罚"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 深夜debug:对着自己写的代码抓耳挠腮——“这行逻辑是啥?我当时咋想的?” 上周明明还能看懂,现在像在看别人的代码。
  • 同事求助:前端小哥戳过来:“这个接口返回的code=5003是啥意思?” 你翻遍代码找逻辑,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当初写接口时觉得"逻辑简单不用记",现在后悔莫及。
  • 接手烂摊子:新项目交接,前任留下的代码像"密码本",注释只有"TODO"“暂定”,文档更是"只言片语"。你对着几百个文件叹气:“这得花半个月才能理清楚……”

走道这些场景背后,会发现一些共性信息,当信息传递断裂时,事倍功半的做事才开始。

文档和注释的重要性

1. 对自己讲明白:代码会"背叛"你,但文档不会

代码是机器的语言,但人脑的记忆会模糊;文档和注释是"给未来的自己的信",能把瞬间的灵感变成永恒的记录。

2. 对他人讲明白:协作不是"猜谜",是"信息同步"

不是"写给自己看的日记",而是"团队共享的知识地图"。当你把"这个参数是干啥的""这个逻辑为啥这么设计"写清楚,同事就不用花时间猜,沟通成本直接降为0。

3. 让自己明白他人:代码是"黑箱",文档是"说明书"

代码是"实现细节",文档是"设计图"。没有文档,只能看到"怎么做",却看不到"为什么这么做"。没有设计,所得到的东西都是调出来的,不是强者的成长姿势。

为啥老不写

因为总在自己给自己画饼:

  1. 先上线再补文档 → 然后永远没补
  2. “代码会改,文档写了也白写” → 结果代码改了10版文档还是v1
  3. “我的代码自解释” → 三个月后自己都看不懂

此时此刻:时时放在心上的"惦记"

惦记→重要度

  1. “先上线再补文档” → 改为"文档与代码同步上线"
  2. “代码会改,文档写了也白写” → 实践"文档即代码",把文档纳入版本控制
  3. “我的代码自解释” → 认识到"自解释是对自我的高要求"

时时刻刻→习惯

  1. 即时记录原则:写代码时同步写注释,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即时记录思考过程
  2. 5分钟法则:如果解释某个问题需要超过5分钟,就写入文档
  3. 文档驱动开发:写代码前先写接口文档

文档检查清单→质量

[ 1 ] 是否有明确的受众定位(开发者?运维?产品?)
[ 2 ] 是否包含必要的上下文背景
[ 3 ] 术语是否有明确定义
[ 4 ] 示例是否完整可运行
[ 5 ] 是否有版本变更记录
[ 6 ] 关键决策是否有依据说明

注释检查清单→ 质量

  1. 基础需求检查
    [ 1 ] 是否清晰说明代码块的核心功能
    [ 2 ] 是否标注重要参数的含义和单位
    [ 3 ] 是否说明返回值类型和特殊值含义
    [ 4 ] 是否标记已知问题和限制条件
  2. 增值需求检查
    [ 1 ] 是否解释业务背景和设计意图
    [ 2 ] 是否说明算法选择和实现原理
    [ 3 ] 是否标注性能特征和复杂度
    [ 4 ] 是否记录非直观的优化技巧
  3. 知识连接检查
    [ 1 ] 是否关联相关设计文档
    [ 2 ] 是否引用外部参考资料
    [ 3 ] 是否标注修改历史和原因
    [ 4 ] 是否标记待办事项和未来优化点

重新定义"代码"

在符号学视角下,技术创作本质是符号系统的构建。当我们突破传统认知时会发现:

特征程序代码技术文档
载体形式机器可执行的符号人类可读的符号
核心功能实现业务逻辑传递设计思想
演化规律需要持续重构需要持续更新
质量指标性能/健壮性清晰度/完整性

总结

技术文档的价值远不止于记录代码逻辑,它是团队协作的基石,是知识传承的载体,更是个人成长的阶梯。当我们摒弃"代码自解释"的幻想,拥抱"文档即代码"的理念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生态。

http://www.xdnf.cn/news/9884.html

相关文章:

  • 经典深度学习网络【一天了解一个ok?】【基本点创新点】
  • Java中的栈数据结构及其常用方法
  • Cesium 报错:自定义材质报‘texture2D‘ : no matching overloaded function found错误
  • 【Unity】 HTFramework框架(六十六)缺省的运行时组件检视器
  • 「动态规划::状压DP」网格图递推 / AcWing 292|327(C++)
  • 2025京麟CTF-mememe
  • SpringBoot:统一功能处理、拦截器、适配器模式
  • GoC新阶段课程研发
  • jdbcTemplate防止注入写法
  • CompletableFuture高级编程指南
  • Python常用的内置函数
  • web ui自动化工具playwright
  • 【文献阅读】Hierarchic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 ComprehensiveSurvey
  • WordPress_suretriggers 权限绕过漏洞复现(CVE-2025-3102)
  • 在Mathematica中求解带阻尼的波方程
  •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选择合适供者需综合多因素考量
  • 2025年5月29日 一阶惯性环节
  • 哈夫曼编码
  • 65常用控件_QListWidget的使用
  • 学习路之PHP--easyswoole操作数据库
  • 深入解析分销商城系统的核心特点
  • 本地化AI编程革命:在效率洪流中重掌创造主权
  • 嵌入式学习笔记 - freeRTOS同优先级任务时间片抢占的实现
  • 吉林大学操作系统上机实验五(磁盘引臂调度算法(scan算法)实现)
  • FreeRTOS---任务创建与删除
  • python小记(十六):Python 中 os.walk:深入理解与应用实践
  • 解释Java中wait和sleep方法的不同?
  • Vue-Router 动态路由的使用和实现原理
  • 利用candence17.4 ORCAD进行RC仿真
  • 报错SvelteKitError: Not found: /.well-known/appspecific/com.chrome.devtools.j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