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知识篇---热熔胶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热熔胶的导电性与绝缘性
- (一)导电性
- 原因
- (二)绝缘性
- 绝缘性能有限
- 环境影响
- 高温
- 湿度
- 特殊导电热熔胶
- 二、热熔胶的详细介绍
- (一)定义与原理
- (二)主要成分与分类
- (三)优点与局限性
- (四)应用场景
- 日常与手工
- 电子与电器
- 工业制造
- 特殊领域
- 三、使用注意事项
- 安全操作
- 表面处理
- 储存条件
- 四、总结
- 是否导电
- 核心优势
- 替代方案:
前言
本文简单介绍了热熔胶,热熔胶是高分子聚合物,缺乏自由移动的电荷载体(离子和自由电子)绝缘性较强、导电性较弱。
一、热熔胶的导电性与绝缘性
(一)导电性
- 普通热熔胶通常不导电。
原因
热熔胶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聚合物(如 EVA、PA、PES 等)、树脂、蜡类及添加剂,这些成分多为绝缘体,分子结构中缺乏自由移动的电荷载体(如离子或自由电子),因此在常态下不具备导电能力。温度一般在60℃-180℃。
(二)绝缘性
热熔胶可以起到绝缘作用,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绝缘性能有限
普通热熔胶的绝缘等级较低,仅适用于低电压、非精密电子场景(如临时固定电线、隔绝轻微漏电)。其耐击穿电压能力较弱(通常低于 10kV/mm),无法替代专业绝缘材料(如电工胶带、绝缘漆)。
环境影响
高温
高温:热熔胶熔点较低(通常 60~180℃),高温下可能软化甚至融化,导致绝缘失效。
湿度
湿度:部分热熔胶(如 EVA 基)吸湿性较低,可在潮湿环境下短期绝缘;但 PA(聚酰胺)类热熔胶吸湿性较强,潮湿环境中绝缘性能可能下降。
特殊导电热熔胶
若在热熔胶中添加金属粉末(如银、铜)、碳纳米管等导电填料,可制成导电热熔胶,用于电子元件导电粘接(如柔性电路、传感器组装),但这类产品属于特殊用途胶,需按需选购。
二、热熔胶的详细介绍
(一)定义与原理
热熔胶是一种加热熔融后可粘接、冷却固化的热塑性胶粘剂。
工作原理:加热至熔融状态时,胶体具有流动性,可渗透到材料表面微孔中;冷却后迅速固化,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实现粘接。
特点:固化速度快(几秒至几分钟)、无溶剂环保、操作便捷(需热熔枪或热熔设备),但耐高低温性能一般。
(二)主要成分与分类
分类 典型成分 特性与用途
EVA 热熔胶 EVA 树脂、石蜡、松香酯、抗氧化剂 成本低、粘接范围广(纸张、塑料、木材),常用于包装、手工制作,耐温约 60~90℃。
PA 热熔胶 聚酰胺树脂、增塑剂、稳定剂 耐高温(120~150℃)、耐油性好,用于汽车部件、纺织物粘接,但价格较高、吸湿性强。
PES 热熔胶 聚酯树脂、催化剂 耐高温(130~180℃)、阻燃性好,适用于电子元件、电器绝缘密封,耐化学腐蚀性强。
TPU 热熔胶 热塑性聚氨酯 弹性高、耐弯折,用于鞋材、服装贴合(如无缝内衣),耐低温性能优异(-40℃)。
硅胶热熔胶 硅橡胶、交联剂、填料 耐高温(200℃以上)、绝缘性优异,用于高温环境粘接(如烤箱部件、电子元件防水)。
(三)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局限性
- 粘接速度快,适合流水线作业。 1. 耐候性较差,长期暴露于紫外线、湿热环境易老化。
- 无溶剂,固化过程不释放有害物质。 2. 粘接强度有限,对金属、玻璃等光滑表面附着力较弱。
- 可反复加热使用,便于修正或拆解。 3. 耐高温性能不足(普通型 < 100℃),高温场景需特殊型号。
(四)应用场景
日常与手工
粘接纸张、布料、塑料玩具、装饰品等,如 DIY 手工、礼品包装。
电子与电器
临时固定电线、隔绝轻微漏电(需选用绝缘型,如 PES 热熔胶);
小型电子元件防震粘接(如扬声器、传感器)。
工业制造
汽车行业:内饰件粘接(如隔音棉、线束固定);
包装行业:纸箱封边、塑料薄膜粘合。
特殊领域
医疗:一次性医疗器械组装(如输液管接头);
航空航天:轻量化部件的快速粘接(需耐高温型号)。
三、使用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
熔融状态胶温可达 150~200℃,避免接触皮肤,以防烫伤。
使用热熔枪时需接地,防止短路。
表面处理
被粘物表面需清洁干燥,油脂、灰尘会降低粘接强度。
金属、玻璃等光滑表面可先用砂纸打磨或涂底涂剂(如偶联剂)。
储存条件
常温干燥保存,避免阳光直射,保质期通常 1~2 年(具体看产品说明)。
四、总结
是否导电
是否导电:普通热熔胶不导电,可作低要求绝缘材料;特殊导电型需添加填料。
核心优势
核心优势:快速粘接、环保、易操作,适合非结构性、中低温场景。
替代方案:
高要求绝缘场景:优先选电工胶带、环氧树脂、硅橡胶;
高强度粘接:选用丙烯酸结构胶、聚氨酯胶。
如需具体型号推荐或复杂场景应用,建议根据材料类型、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受力情况)咨询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