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面试技巧篇(下):如何主导面试节奏和有技巧地提问面试官
上篇聊到了面试“求稳”的技巧,也谈及了诸多面试的原则,那面试中如何发挥得更好呢?
本篇来说说面试“求美”的方法,核心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作为求职方如何把控面试节奏,二是面试终声该如何有技巧地提问面试官。
对于这两方面,接下来的内容会一点点讲述其中的技巧,Let's Go
!
一、面试控场的前提条件
面试控场技巧,和简历优化技巧的属性相同,对于大家来说,这同样是一个吸引人的话题,所谓的Offer
收割机、面霸,为什么能在面试中大杀四方?
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技巧,靠着一些面试技巧,往往能够自己主导面试节奏,也并非被面试官牵着鼻子走。此时对比其他候选人来说,给面试官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所以也会具备更大的优势,这也是别人能成为“面霸”的原因之一。
面霸既然能摸索出这些技巧,意味着身为求职者的我们也可以掌握,但想要做好面试的控场,首先得有一些前提条件,并不是所有面试都可以自己主导节奏的,下面展开聊聊。
什么样的面试官可以被引导?
在之前的《知己知彼篇》中,我们曾讲到了三种面试官,面对不同等级的面试官,引导的几率也会发生变化。相对来说,技术面试只有前两类面试官可以被引导,既下等马和中等马,原因如下:
- 下等马因为没有太多面试经验,或者性格使然,所以缺乏面试的控场能力;
- 中等马的面试经历不够丰富,或缺乏完整的“面试官思维模型”,所以可以被引导。
这就类似于辩论赛,比如下面这个辩题(有兴趣的伙伴也可以在评论区battle
一下):
- 正:不以成败论英雄
- 反:英雄自以成败论
这个辩题正反双方各说各有理,如果一方的辩论经验不足,或者自主意识不够强大,缺乏完善的辩论思维,就容易被对方带偏。面试可以被引导的原因也在于此,面试官的经验、性格、思维,这也决定着一场面试能否被引导。
反过来,等级最高的上等马,通常属于不可引导的类型,因为他们往往具有完善的考察思维、丰富的面试经历,所以不管你怎么抛砖引玉,他们的原则都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无论你咋引导就是不搭理你,而是按照自己脑海里的考察模型来继续提问。
面试官常用的几种问法
前面清楚了什么面试官可以被引导后,接着来了解几种面试官常用的提问方式。
基础问答法:这是所有面试中都会使用的提问方式,一问一答的模型,通常会在面试的前中期使用,用来考察候选人的基础功底。
项目拓展法: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提问方式,基于求职者的项目介绍出发,先问业务,再拓展到项目中所用到的技术,最后延伸到技术的各方面提问,通常用于考察对技术的熟练度、动手能力。
连环炮问法:相信大部分求职者都经历过这种问法,“面试造火箭”这句话就源自于此,先从表面概念开始,一路问到基本应用、高级用法、大致原理、底层逻辑实现……,直到你回答不上来为止,一般用于考察你对技术深度的掌握。
引导式问法:这种提问方式上等马用得比较多,在候选人回答不上来的时候,会加以引导。或者在问技术的时候,并不是以“连环炮形式”枯燥提问,而是带着业务场景式的循序渐进提问。
错误纠正法:这种方式比较特殊,也就是抛出一个错误的提问,让候选人纠正,比如:
请问鱼为什么可以在地上跑?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错误提问,换到技术面试中亦是同理,当出现一个错误提问时,如果你接话开始胡扯回答,显然会给面试官留下差印象。这种方式通常用来考察候选人对技术的理解程度、思维能力。
了解这几种面试提问方式后,这有利于诸位更好地把控面试节奏,从面试官开始时的几个提问,可以判断出所用的提问方式,以此推断后续的大致问题。
比如你判断出对方用的是连环炮问法,现在问了几个XXX
技术的概念、使用的问题,那接下来肯定是往高级用法、底层原理方向问,如果你对于这些不太熟悉,就可以提前引导到其他方向去。
二、自己如何主导面试节奏?
所谓的主导节奏、面试控场,归根结底就是做好面试引导,而引导的本质是什么?
引导的本质是:话题转移,把你和面试官所聊的话题,转到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从而使自己的面试表现更出色,对比其他候选人显得更有竞争力。
知易行难,道理不难理解,但如何在面试中落实呢?这点暂时抛开不谈,先换一个场景,大家想想平时在跟朋友聊天、吹牛的时候,你是不是可以从工作聊到生活、从天文扯到地理、从鸡毛蒜皮说到国家大事……
各位小伙伴回想这个场景,你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将聊天话题转变的呢?
当大家想透这个问题,再将其中的技巧抽出来,并应用到面试中,此时就掌握了引导的技巧!
OK,如果你实在琢磨不明白也无关紧要,下面我们一点点来聊这个话题。
引导面试的伏笔
在一场面试中,有三个东西会在最前面,即简历、自我介绍、项目介绍,之前的章节中,我们花了大量篇幅去描述它们,因为这些不仅是求职需要,而且是在为这章埋下伏笔,Why
?
很简单,因为面试官的提问不可能是无厘头的,提问绝对始于这三块内容,全程也会围绕着这三块内容,就好比你和几位朋友去吃饭时,突然在路上看到了一辆拉风的跑车,吃饭时大概率就会讨论汽车这个话题。
正因如此,简历上的内容,决定了你这场面试会出现哪些问题,自我介绍、项目介绍,决定了面试开始的提问,所以想要做好引导,首先就得在这三块下功夫,怎么做呢?
如果面试官让你做自我介绍,那你就应该在介绍个人擅长的技术时,重点往你自己想引导的方向去说,这样做,面试官的第一个提问,大概率就源自于你自我介绍中的技术。如果面试官让你做项目介绍,也是同样如此。
做好自我介绍、项目介绍就主导了面试前奏,而写好简历上的技术栈、项目经历,则敲定了一场面试的主旋律,不说100%
,但面试70%
以上的提问都会源自于简历,面试官不可能一直问你不会的技术问题。
为此,想要把面试旋律往哪块引导,简历上就应该重点突出对应的技术。
PS:当然,上面的做法是以面试为导向,这里也可以反过来,以期望薪资为导向,正如之前章节中所言,可以先根据期望薪资写好简历,然后再围绕着简历做好技术储备,这样做,也是没有问题的。
引导面试的两个前提
在讲引导面试的技巧之前,首先说明两个前提要素。
一、面试中要避免“查户口式”的场景出现。这句话大家应该很熟,毕竟很多感情博主在教导时,告诉大家与异性聊天不要查户口,如:
- 问:在吗?
- 答:在。
- 问:在干吗?
- 答:玩手机。
- 问:吃饭了吗?
- 答:吃了。
- 问:吃的什么?
- ……
日常生活中,这种查户口式聊天,越问会让别人越不耐烦,而面试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一场面试的整个过程,如果全都由一问一答组成,你要都回答上来了还好,但假设许多问题不会或回答不准确,这时你就很难在面试官心里留下好印象。
为此,回答问题后,最好往自己擅长的领域拓展,把一场面试转变成与朋友聊天一样,别像做考卷似的一问一答,而是一场你与对方之间的交谈,这时给面试官留下的印象自然不差。
二、引导不是刻意切换话题。所谓的引导是指:潜移默化之间将面试官引到你擅长的方向提问。注意,这里说的是潜移默化,而不是强行切换话题,比如下面这样:
- 背景:你钓了一条十斤六两的鱼。
- 路人甲:今天天气真不错啊~
- 你:对,十斤六两。
- 路人乙:这个人唱歌真好听!
- 你:是的,立起来有半个人那么高。
- ……
换到面试中来,就是这样的:
- 求职者一号:你问的这个我不会,我
XXX
技术比较牛,你快问问我这个。 - 求职者二号:你别问这个了吧,我们来聊聊
XXX
吧。
大家从上面的例子,应该能感受到一股“强行切换”的气息,但面试官都并非傻子,这种意图很明显的做法,是个人就知道你肯定对提及的方向,做过充分的准备,因此你这样去引导,几乎不会有人去顺着你提问。
那如何做到潜移默化般引导面试官呢?总共有三种方式,下面展开来聊一聊。
引导技巧一:问题拓展式
上面说到要避免查户口式场景出现时,提到了一点:回答问题后往自己擅长的领域拓展,这其实与目前这种引导技巧相呼应。这种方式是建立在问题回答完成后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当你回答完后,可以拓展到该技术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实现的大致原理、类似的技术等,下面举些例子。
回答完成之后,拓展到技术可能出现的问题:
- 面试官:如果项目的读请求压力比较大,你会如何处理?
- 你:加缓存、
DB
做主从读写分离……,但主从数据同步会有延迟,造成数据不一致。
上面这样做,既回答了面试官的提问,又给面试官留下了一个衔接口,如果面试官对于提到的“同步延迟带来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感兴趣,就会接着问你这块内容。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回答后,拓展到技术的实现原理:
- 面试官:你跟我说说
MySQL
的索引分类吧。 - 你:索引类型可分为……,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索引,大多数都是基于
B+
树实现的。
这同样是留下了衔接口,不出意外,面试官会接着问你索引的实现原理。我们还可以拓展到类似的技术,例如:
- 面试官:大家都说
Redis
是单线程的,你跟我说说为什么单线程还这么快? - 你:这是因为……,而且底层是基于
Eopll
模型工作,其实Nginx
也是这样实现的。
结尾同样遗留了一个口子,提供给面试官接话,和上面的案例道理类似。但这里给出的一些举例,是基于后端方向来说的,为了照顾非后端方向的小伙伴,这里再以日常生活中的聊天举例:
- 熊猫:你有没有吃过牛肉火锅呀?
- 竹子:吃过啊,味道……,不仅牛肉火锅,其实菌汤火锅也很好吃。
- 竹子:有吃过,味道……,我记得有一家
XX
火锅店的特别好吃,你去过嘛? - 竹子:吃过,味道……,尤其是里面的毛肚,简直是我的爱!
- ……
上面的举例中,既回答了问题,又拓展了话题。第一种回答,从牛肉火锅延伸到了其他火锅类型(菌汤火锅);第二种回答,结尾拓展的方向是火锅店家;第三种回答,延伸到了牛肉火锅的具体食材。无论通过哪种方式回答,竹子都可以引导熊猫到某个方向聊天。
相信经过上面的案例熏陶,大家都能理解第一种引导技巧,这种方式的本质是在回答完成后,再在结尾留下一个衔接口,这样就能大概率引导面试官的下一个提问。
但要注意,结尾的拓展要建立在和当前提问有关的前提下,不能硬切!!!
引导技巧二:抛砖引玉式
所谓的抛砖引玉,本质就是引起面试官的好奇,诱导面试官继续发问,从而将面试官带到了擅长的领域去。先上几个生活的聊天案例吧:
- 熊猫:在吗在吗?跟你说个秘密。
- 熊猫:我的天,我同事竟然做了那样的事。
- 熊猫:今天有个天大的好消息!
- ……
大家换位思考,如果你朋友突然给你发一句这样的话,你会不会好奇呢?相信80%
的人会,并且会主动询问具体怎么回事。而面试中的抛砖引玉也是这个道理,但这种方式的难点在于:如何引起面试官的好奇心呢?这里举几个例子。
在介绍项目时,可以说说项目中的亮点,但只要一笔带过,别细说,例如:
我最近做过的是
XXX
项目(省略介绍语)……,因为用户量比较大,达到了千万级别,所以有时候程序访问特别慢,但后面被我们解决了(别细说,继续介绍)……
大家来看这个例子,你介绍的时候提到了几个关键字:“用户量大、千万级别、访问变慢、被解决了”,但这里对“怎么解决的”是一带而过,没有展开详细叙述。如果你是面试官,听到了这段话,会不会对如何解决的产生兴趣或好奇呢?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产生兴趣,等对方介绍完项目之后,就会抓着这个点提问。为此,大家在介绍项目时,也可以利用这种抛砖引玉的手法,从而达到引导面试官的目的。
OK,抛砖引玉不仅只能用于项目介绍,在合适的提问回答中,依旧可以用上。比如当面试官问你某个技术原理时,你可以这样玩:
- 面试官:你了解
RocketMQ
延迟队列的实现原理吗? - 你:了解的,因为
RocketMQ
只支持18
个等级的延迟时间,之前研究过源码,我们改造了RocketMQ
,让其支持了任意时间等级的延迟任务,延迟队列的原理是这样的……
这是不是一种抛砖引玉的方式?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反向给面试官抛出一个问题:“我们改造过源码,让其支持了任意时间等级的延迟任务”,然后继续回答问题本身。面试官听到这样的话时,大概率会对你改造源码的过程感兴趣,等你结束回答后,就会对这个问题发问。
不仅是问原理时,可以这样用,普通的技术提问,也同样可以,比如:
- 面试官:了解数据库的索引吗?
- 你:很熟悉,之前一张千万级别的表查询比较慢,就是做了索引调优,把查询速度优化到了
200ms
以内,索引是这样的…… - 面试官:对
Redis
熟悉吗? - 你:之前用过,结合
MQ
把XX
功能的QPS
从1K
提升到了2W
,Redis
大概是这样的…… - 面试官:说一说垃圾回收吧。
- 你:好的,
GC
是……,之前也做过GC
调优,把FGC
频率控制到了两天一次,…… - ……
上面依旧是基于后端的举例,但殊归同途,其他方向也是同理,大家记住这个套路:
- 问原理:先说研究过,再说之前
XX
原理做过什么事,然后正式回答这个原理提问。 - 问技术:先说用过/接触过,然后抛出用它解决了某某问题,接着回答技术提问。
总之就是:在回答过程中,结合面试官当前的提问,抛出一些面试官感兴趣的问题,但不要展开去说,引导面试官主动发问,从而达到主导面试节奏的效果。
引导技巧三:共性过渡式
共性过渡式,也就是依靠技术之间的共同特性过渡,毕竟所有技术栈的底层都差不多,当面试官问到一个技术时,先回答提问,接着再根据共性过渡到类似的技术。就好比平时的聊天中,如果你朋友比较相信塔罗牌占卜,那么你可以通过“占卜”这个共性,把话题过渡到星座占卜、生肖占卜等。
又或者你和一群朋友在吃饭,目前正在讨论房子,而你想聊车子这个话题,此时怎么过渡过去呢?其实你只需要琢磨两者之间的共性即可,比如买车、买房之间,都存在一个共性“贷款”,那当朋友在讨论房子时,你先把话题往房贷上引,然后再转向车贷,最后就能合理转到车子的话题。
上述的道理在面试中同样可以用,比如:
- 面试官:说说你们项目上,
MySQL
和Redis
的数据如何保持一致性呢? - 你:这里用了……解决,还有
MySQL、ES
之间的数据一致性,用了Canal……
大家来看这个案例,先回答了面试官的提问,接着基于“数据一致性”这个共性,将话题引到了其他方向,也就是ES、Canal、MySQL-binlog
这三个方向,具体要引导到哪个,这就看你后面的话怎么说了,想往哪个技术上引,结尾就多一句对应的描述即可。
大家应该不难发现,所谓的共性过渡式,和最开始提到的问题拓展式有点像。
共性过渡其实是一种“优雅”切换话题的技巧,能根据目前所聊的话题,很自然地切换到其他你擅长的领域,而不是以突兀的“强切”去转移话题。
面试控场技巧小结
在面试中,身为求职方的我们,天生就属于被动方,想要化被动为主动,就需要你潜移默化地引导面试官,但这种方式属于“软控场”,身为求职者的你,一场面试不可能做到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引导技巧,尽可能让面试提问往自己擅长的领域靠拢,提高回答问题的正确率,给对方留下更深的印象。
再者,无论想通过哪种方式引导,其实都需要具备够强的知识储备,肚子里没墨水的情况下,想要引导面试官,几乎是不大可能的事,因为自己懂的都不多,自然就无法引导,这时你只能在简历、自我介绍、项目介绍下功夫,做潜意识下的引导。
最后,如果面试中遇到了质疑,也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因为面试官里有一招叫做唬人三连:“是吗?确定吗?没问题吗?”
许多小伙伴碰到这样的质疑声时,对于前面的回答就会变得不坚定,接着会用“应该是这样、大概是的、似乎没问题……”这类不肯定的语气来回应,但其实这是面试官的一种考察手法,如果你只背过一些八股文,很容易就被面试官唬住了。
为此,对自己确信的回答要坚定立场,如果自己不太确定的答案,则可以这样说:“在我的理解中是这样的,您这边是有其他看法嘛?” 以这种方式回答,至少不会被面试官唬住。
三、该如何有技巧地提问面试官?
前面聊清楚了如何主导面试节奏后,下面来聊聊许多面试都会出现的一个环节:面试终声的反问。通常在一场面试快结束时,面试官会顺口问一句:“你还有什么想要问我的吗?”
先来聊聊面试官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如果经验不丰富的面试官,一般是出于礼貌走流程,而如果具备一定经验的面试官,问的原因是想考察求职者的问题意识,毕竟所有企业、领导都希望员工是一个善于思考、做事周全的人。
但偏偏很多小伙伴,在面试结束时就会放松心情,接着随口回答一句:“没有想问的问题了。”
尽管这样回答没有错,但是,这并非是面试官最想听到的回答,而且,求职者其实也应该把握住这个反问的环节,因为这又是一个让面试官给你加分的机会!为此,想要从容地应对这个环节,大家应该事先准备2~3
个问题,而不是“随遇而安”般当场想个问题。
OK,既然要提前准备,那该准备哪些问题呢?这里暂时不谈,先来说说不要踩的“雷区”。
反问环节要避开的雷区
反问环节大家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钱多不、加班不、有福利不、小姐姐多不……
坦率来说,我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但这些不能问,下面列一些雷区。
加班、通勤相关的问题,例如:
- 入职后加班严不严重?
- 如果会加班,给不给加班费或调休?
- 加班费是怎么算的?
- 有交通补贴啥的不?
- 上班迟到、缺卡扣钱吗?
- ……
薪资、福利、待遇相关的问题,例如:
- 我入职后工资多少?
- 入职多久后会涨一次薪呢?
- 其他员工的薪资大概是多少?
- 公司节假日、年假多不多?
- 有年终奖吗?大概是多少?
- 平时有下午茶、生日福利啥的不?
- ……
八卦、与应聘岗位无关的问题,例如:
- 公司男女比例怎么样?小姐姐多不多?
- 入职后我的工位怎么排的?
- 公司高层流不流行裙带关系?
- 面试官你待会儿吃饭,加不加鸡腿?
- ……
太小白、让对方尴尬的问题,例如:
- 我们公司是做什么业务的啊?
- 你们招聘是因为上一个人离职了吗?
- 该岗位前一个员工为什么跑路了?
- 你的这个地中海发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 ……
这些问题虽然我们都想知道,但反问环节不要问,否则稍有不慎,可能即将拿到offer
的你,煮熟的鸭子也会飞走。
对于薪资待遇、假期福利、晋升机制、绩效体系等相关的问题,这些你可以留到人事面去聊,因为HR
面就是来跟你说这些事情的,大可不必直接问技术面试官。
如何有技巧地提出问题?
了解了反问环节的雷区后,下面展开聊聊如何做到有技巧地提出问题。
反问第一步,要先判断对方身份,有选择性地提问。就好比你在人事面,反问技术问题,这显然不合理。对待不同身份的面试官,提出的问题也应该不同,讲究投其所好。而如何判断对方身份呢?相信经过前面的面试环节,你心里大概有数。
如果面试官是人事,你则可以围绕着培训、作息、公司氛围等方面提问,如果面试中已经跟你聊了薪资,那也可以往福利、绩效、公司制度、加班等方面提问。举几个范例:
- 如果我有幸入职贵公司,会不会有入职、企业文化培训之类的呢?
- 请问贵公司的上下班时间是怎样的?
- 我想问一下,前面聊到的薪资,组成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 请问贵公司的绩效考核机制是如何规划的呢?
- 请问入职后,平时的工作强度怎么样呢(这是问加班,但别明着问)?
- ……
如果面试官来自你未来团队的领导/员工,那这样的角色一般都是技术人,你可以往面试表现、日常工作、面试没回答上来的技术问题、团队结构、提升建议等方面提问。例如:
- 从面试情况来看,你认为我的技术水平怎么样?是否可以胜任该岗位呢?
- 如果我有幸入职贵公司,请问会如何安排我的工作呢?
- 请问我们团队,未来半年、一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呢?
- 团队目前所做的项目,技术栈、项目规模怎么样呢?
- 请问团队内
XXX
技术覆盖率如何?XXX
工作通过什么方式做的? - 团队内的技术氛围怎么样?内部、外部技术交流的机会多不多?
- 对于之前面试你问到那个
XXX
问题,我有点不理解,这里想请教一下您…… - 我应聘的这个岗位,团队人员配置如何、汇报对象是谁?核心工作有哪些?
- 我这个岗位团队中的定位如何?在公司未来的发展路径是什么?
- 如果我有幸能入职,基于我前面的面试表现,您认为还有哪些技术需要加强呢?
- ……
如果对方属于企业高层,你可以朝着自我价值体现、未来发展、公司前景等方面提问,如:
- 如果我有幸入职,您最希望我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如果我入职公司,您期待我在工作上做出什么样的成果呢?
- 请问公司目前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 对于当前这个岗位,未来
3~5
年的职业规划,您有什么建议? - ……
这一步的原则:根据对方的身份,提出他能解答且不会给自己扣分的问题。
反问第二步,学会察言观色。面试的发挥情况、面试官的状态、面试的时间点,都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所以大家在提问时要学会察言观色。
如果自身发挥得一塌糊涂,那就不要问太多跟入职相关的问题,这样别人会感觉你有点自不量力的意思,这时就多向对方请教建议,如:
“大佬,想问一下,根据我的面试表现,你能否给出一些改善的建议呢?”
也可以交流技术问题或直接结束话题,毕竟自我感觉都很糟,拿offer
的几率也很小了。
同时,如果对方看起来比较急,比如临近饭点、下班点、着急去面下个人、有事情要去处理等情况时,你也不要一直拖着问,稍微问一两个重要的,然后主动结束话题,让对方去处理事情即可。
反问第三步,结合自身情况来问。如果你面的级别比较高,那最后这个反问环节,就要多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以及多聊聊自己的看法,充分把自己的能力,以及问题意识表现出来。比如:
- 如果我有幸入职,您最希望我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如果我入职公司,您期待我在短期内做出什么样的成果呢?
- 我看咱们公司是做
XX
业务的,所以想问问你对XX
方向的见解。 - ……
OK,本节只给出了一些求稳的范例,但反问环节只要避开前面的雷区,再结合对方的身份,其实可以随意问,反问环节是一个“开放式命题”,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不过也要记住两条准则:
- 提的问题数量,最好控制在
3~6
个,太多会令人反感; - 事先最好想清楚提问的方向,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
面试的最后,也不要忘记问一下面试的周期/流程,比如:
对了,我想问一下咱们这边,面试的周期/流程是什么样的呀?
这样有助于确认自己跟这家公司有没有后续,同时,也记得要个面试官的联系方式,这样有助于后续跟进,这也将成为你的人脉积累(当然,可能要了不一定给,但别怕被拒绝)。
四、总结
至此,面试技巧下篇也走进了尾声,本节的核心就是两个,先聊了如何引导面试做好控场,后面又聊了面试结尾如何反问。到这里,面试技巧这个大章节也就结束了,后面将会去聊如何谈薪和对线人事。
最后,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如果你的技术能力并不强,践行上篇提到的技巧即可,对于下篇聊到的引导技巧,可以暂时先不去尝试,因为无论哪种引导方式,都需要很强的技术功底来做支撑,以半吊子的水平去做引导,最终反而会“弄巧成拙”。
🔥运维干货分享
- 软考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备考学习资料
- 软考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学习资料
- 软考高级网络规划设计师备考学习资料
- Kubernetes CKA认证学习资料分享
- AI大模型学习资料合集
- 免费文档翻译工具(支持word、pdf、ppt、excel)
- PuTTY中文版安装包
- MobaXterm中文版安装包
- pinginfoview网络诊断工具中文版
- Xshell、Xsftp、Xmanager中文版安装包
- Typora简单易用的Markdown编辑器
- Window进程监控工具,能自动重启进程和卡死检测
- Spring 源码学习资料分享
- 毕业设计高质量毕业答辩 PPT 模板分享
- IT行业工程师面试简历模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