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30m高分辨率全球地形因子数据下载方法
地形是影响土壤侵蚀的关键因素,在侵蚀模型(如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中通过坡长与坡度因子(LS因子)表征。然而,全球高分辨率LS因子数据集稀缺,现有方法因需将球面梯形网格投影至平面坐标系,导致网格尺寸误差和高计算复杂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无需投影转换的LS因子估算方法(LS-WPC),并基于SRTM V3数据生成了全球1弧秒分辨率LS因子数据集(DS-LS-GS1)。通过Himmelblau-Orlandini数学曲面验证,误差低于1%;在5种地貌类型(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的20个区域评估中,LS因子R²达0.82-0.84,计算效率提升25.52%。该数据集可为全球土壤侵蚀评估提供高质量输入数据。
Scientific Data!分享全新30m高分辨率全球地形因子数据下载方法
数据源和预处理
数据源:采用SRTM V3全球1弧秒DEM(经去噪处理,消除条纹噪声,精度提升97.6%),并补充MERIT DEM(覆盖60°N-83°N区域),形成83°N至56°S的完整陆地覆盖。
质量评估:对比SRTM-D、MERIT、AW3D30和Copernicus DEM,SRTM-D在LS因子计算中表现最优(误差最小)
图1、(a)、(d)、(g)、(j)、(m) 原始SRTM数据;
(b)、(e)、(h)、(k)、(n) 基于SRTM计算得出的坡度图;
(c)、(f)、(i)、(l)、(o) 基于去噪后SRTM计算得出的坡度图
图2、1-弧秒全球高程数据
计算流程
描述全局LS因子数据集生产的过程流程图。
分块与缓冲区:将1°×1°分块合并为14°×14°大块,添加1°缓冲区以避免边缘信息丢失。
图4、全局高程数据分割管理
网格单元尺寸(GCS)计算:基于纬度调整东西向网格实际距离(CY=30.887 m × cos纬度),南北向固定为30.887 m。
地形参数提取:
-
流向与坡度:采用D8算法确定最大下坡方向及坡度(公式6)。
-
坡长累积:沿流向累积网格单元坡长(CSL),结合坡度突变阈值(5%)和集水区面积阈值确定坡长终点。
-
LS因子计算:基于CSLE模型分段计算坡度因子(S)和坡长因子(L),最终LS=L×S。
图8、全球LS因子提取结果的空间格局
技术验证
验证方法
数学曲面(HOMS):模拟复杂地形(四峰三鞍),验证算法理论误差。
实际地形样本:选取5类地貌的20个1°×1°区域,对比LS-WPC与投影坐标系方法(LS-PCS)的精度。
现有数据集对比:与澳大利亚(DS-LS-AU)和欧盟(DS-LS-EU)LS因子数据集比较变异系数(CV)。
结果
HOMS验证:LS-WPC与LS-PCS的LS因子平均绝对误差(AD)为0.704,标准差(SD)为0.701(表2)。
实际地形评估:LS-WPC的R²达0.82-0.84,优于LS-PCS(表3)。
效率提升:LS-WPC省去投影转换步骤,计算时间减少17-25%(表6)。
数据集一致性:DS-LS-GS1与DS-LS-AU、DS-LS-EU的CV差异小于0.3,显示全局一致性(表4、5)
使用说明
应用场景
全球土壤侵蚀风险评估及土壤健康评价。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碳储量、水资源)综合评估。
土地利用规划与政策制定的科学依据。
局限性
大尺度模拟存在空间尺度效应,建议结合LS-TOOL软件(提供坡长、坡度、LS因子计算功能)进行区域精细化分析。未来可通过更高分辨率DEM提升精度。
总结
本研究通过改进LS因子计算方法(LS-WPC),生成了首个全球1弧秒高分辨率LS因子数据集(DS-LS-GS1),解决了投影误差问题并提升计算效率。数据集经多维度验证,精度可靠,可为全球土壤侵蚀建模、生态评估及政策制定提供核心支持。LS-TOOL工具的开放进一步增强了方法的可扩展性
数据下载
图11、1弧秒分辨率全球LS因子数据集的分割管理
我们将整个LS因子数据集分割成了1060个大小相同的瓦片。数据划分规则基于1:100万比例尺的标准划分方法。图11展示了采用瓦片标签表示的1弧秒分辨率全球LS因子数据集。该数据集依据经纬度命名,并以GeoTIFF格式存储。为减小文件大小,数据经过压缩后以zip格式存储。这些数据可被下载、解压,然后使用各类GIS软件程序进行查看。
下载地址:https://doi.org/10.11888/Terre.tpdc.3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