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i >正文

Go语言中切片(Slice)的拷贝

切片的深拷贝和浅拷贝有什么区别

在 Go 语言中,切片的深拷贝和浅拷贝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复制底层数组:

1. 浅拷贝(Shallow Copy)

特点: 只复制切片结构体(array 指针、len、cap),不复制底层数组,新切片与原切片共享同一块底层内存。

修改影响: 修改新切片或原切片的元素会相互影响(因为共享底层数组)。

实现方式:
○ 直接赋值(s2 := s1)
○ 切片截取(s2 := s1[low:high])

示例:

s1 := []int{1, 2, 3}
s2 := s1         // 浅拷贝:共享底层数组
s2[0] = 100      // 修改s2会影响s1
fmt.Println(s1)  // 输出 [100 2 3]
fmt.Println(s2)  // 输出 [100 2 3]

2. 深拷贝(Deep Copy)

特点: 不仅复制切片结构体,还会创建新的底层数组,并将原数组的元素逐个复制到新数组中,新切片与原切片完全独立。

修改影响: 修改新切片或原切片的元素不会相互影响(底层数组分离)。

实现方式:
○ 使用 copy 函数(需先创建目标切片)
○ 手动遍历赋值

示例1:使用 copy 函数

s1 := []int{1, 2, 3}
s2 := make([]int, len(s1))  // 创建与s1长度相同的新切片
copy(s2, s1)                // 深拷贝:复制元素到新数组s2[0] = 100                 // 修改s2不影响s1
fmt.Println(s1)             // 输出 [1 2 3]
fmt.Println(s2)             // 输出 [100 2 3]

示例2:手动遍历赋值

s1 := []int{1, 2, 3}
s2 := make([]int, 0, len(s1))
for _, v := range s1 {s2 = append(s2, v)  // 逐个复制元素到新切片
}s2[0] = 100
fmt.Println(s1)  // 输出 [1 2 3]
fmt.Println(s2)  // 输出 [100 2 3]

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开发中,若需完全独立的切片(避免修改相互影响),应使用深拷贝;若仅需共享数据(节省内存),可使用浅拷贝,但需注意共享带来的副作用。

延展

有两个切片s1和s2,两个切片中都有元素,copy(s1,s2),那么s2中的元素会覆盖s1中的元素吗?

在 Go 中,copy(dst, src) 函数的作用是将源切片(src)中的元素复制到目标切片(dst)中,会覆盖目标切片(s1)中对应位置的元素,但有以下重要特性:

  1. 复制数量取决于两者长度的最小值
    实际复制的元素个数是 min(len(dst), len(src))。例如:
    ○ 若 s1 长度为 3,s2 长度为 5,则只会复制 s2 的前 3 个元素到 s1
    ○ 若 s1 长度为 5,s2 长度为 3,则只会复制 s2 的 3 个元素到 s1 的前 3 个位置,s1 剩余元素不变
  2. 不会改变目标切片的长度
    copy 函数不会扩容目标切片,只会覆盖已有位置的元素。

示例代码: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s1 := []int{1, 2, 3, 4} // 长度为4s2 := []int{5, 6, 7}    // 长度为3// 复制s2到s1,实际复制3个元素copy(s1, s2)fmt.Println(s1) // 输出: [5 6 7 4](前3个元素被覆盖,第4个元素保留)fmt.Println(s2) // 输出: [5 6 7](源切片不受影响)
}

总结:

copy(s1, s2) 会用 s2 的元素覆盖 s1 中对应位置的元素,但仅覆盖与 s2 长度相当的部分(或 s1 的全部长度,取较小者),s1 中未被覆盖的元素会保留,s2 本身不会被修改。

slice截取后的len和cap

func main() {s1 := make([]int, 10)for i := 0; i < 10; i++ {s1[i] = i}fmt.Println(s1)s2 := s1[1:]fmt.Println(s2)
}

以上代码中,切片s1和s2的len和cap分别是多少?

在这段代码中,切片 s1 和 s2 的 len(长度)和 cap(容量)分别如下:

  1. 切片 s1:
    ○ 通过 make([]int, 10) 创建,未指定容量参数,因此容量默认与长度相同。
    ○ len(s1) = 10(初始化了10个元素)
    ○ cap(s1) = 10(底层数组的总容量为10)
  2. 切片 s2:
    ○ 通过 s1[1:] 截取创建,等价于 s1[1:len(s1)](即从索引1截取到末尾)。
    ○ 截取规则:新切片的长度 = 终止索引 - 起始索引(10 - 1 = 9)。
    ○ 截取规则:新切片的容量 = 原切片容量 - 起始索引(10 - 1 = 9)。
    ○ 因此:
    ■ len(s2) = 9(包含元素 [1,2,3,4,5,6,7,8,9])
    ■ cap(s2) = 9(与原切片 s1 共享底层数组,剩余可用容量为9)

总结:

● s1:len=10,cap=10
● s2:len=9,cap=9

http://www.xdnf.cn/news/17418.html

相关文章:

  • IDEA 快捷编辑指南
  • Mybatis学习之动态SQL(八)
  • 大型动作模型LAM:让企业重复任务实现80%效率提升的AI技术架构与实现方案
  • android 使用openimagelib OpenImage 实现点击放大图片,浏览
  • 计算机网络---IP(互联网协议)
  • MySQL(190)如何优化MySQL的网络传输?
  • Mysql系列--5、表的基本查询(下)
  • 【后端】Java 8 特性 `User::getId` 语法(方法引用)介绍
  • 五种Excel表格导出方案
  • Java学习第一百二十三部分——HTTP/HTTPS
  • 18.3 全量微调:数据预处理之清洗与准备
  • windows的cmd命令【持续更新】
  • CompletableFuture实现Excel sheet页导出
  • 微信小程序中实现表单数据实时验证的方法
  • Python中的 __name__
  • Deep Learning MNIST手写数字识别 Mac
  • 深入解析Go设计模式:命令模式实战
  • 单链表专题---暴力算法美学(2)(有视频演示)
  • Linux 系统中,如何处理信号以避免竞态条件并确保程序稳定性?
  • Oracle 19C 查看卡慢的解决思路
  • 使用快捷键将当前屏幕内容滚动到边缘@首行首列@定位到第一行第一个字符@跳转到4个角落
  • 【2025CVPR-图象去雾方向】BEVDiffuser:基于地面实况引导的BEV去噪的即插即用扩散模型
  • 诺基亚就4G/5G相关专利起诉吉利对中国汽车及蜂窝模组企业的影响
  • PHP项目运行
  • 亚麻云之数据安家——RDS数据库服务入门
  • Jenkins | 账号及权限管理
  • 从 GPT‑2 到 gpt‑oss:解析架构的迭代
  • 在windows安装colmap并在cmd调用
  •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
  • C++ 黑马 内存分配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