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i >正文

AI智能编程工具汇总

AI智能编程工具汇总

以下是一份关于主流大模型开发工具的综合介绍,涵盖 Gemini CLIQwen-CodeKimi K2 等关键工具的功能特性、安装方式与使用建议。


🌟 Gemini CLI

开发者:Google DeepMind
简介:命令行工具,用于调用 Gemini 系列大模型(如 Gemini 1.5),支持本地与 API 调用,适用于代码生成、文本处理等任务。

功能特性

  • 支持多模态输入(文本 / 图像)
  • 上下文长度可扩展至百万 tokens
  • 提供 Python SDK,便于集成开发

安装方式

npx https://github.com/google-gemini/gemini-cli

📌 需提前配置 Google API 密钥。

安装方式

💻 Qwen-Code

开发者:通义千问团队(Alibaba Cloud)
Qwen3-Coder开源:面向世界的智能编程引擎
简介:专为代码场景优化的大模型,支持 Python、C++ 等多种编程语言的生成、补全与理解。

功能亮点
支持 GitHub 仓库级代码理解
提供 IDE 插件(VS Code / JetBrains)
开放微调工具链,支持定制化训练
部署方式

  1. 从 Hugging Face 加载模型
# 加载 CodeQwen-7B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ForCausalLM, AutoTokenizer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Qwen/CodeQwen-7B", device_map="auto")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Qwen/CodeQwen-7B")
  1. 本地运行要求
    显存 ≥ 16GB
    推荐使用 transformers + accelerate 库调用
  2. 命令行工具安装
npm install -g @qwen-code/qwen-code
qwen --version
qwen
  1. 配置 API 访问(通过百炼平台)
# 创建项目
mkdir myprj && cd myprj# 配置环境变量
echo 'export OPENAI_API_KEY="sk-xxxx"' >> .env  # 替换为百炼控制台获取的 API-KEY
echo 'export OPENAI_BASE_URL="https://dashscope.aliyuncs.com/compatible-mode/v1"' >> .env
echo 'export OPENAI_MODEL="qwen3-coder-480b-a35b-instruct"' >> .env
# 可选:echo 'export OPENAI_MODEL="qwen3-coder-plus"' >> .env# 激活环境
source .env

📄 Kimi K2

开发者:月之暗面(Moonshot AI)

简介:Kimi Chat 的开发者版本,支持超长上下文(最高 200K tokens),擅长复杂逻辑推理与文档解析。

核心能力
支持 PDF、Word 等文档解析
提供 API 自动化能力
中文场景下表现优异,语义理解精准
访问方式
官网申请内测权限(Web 界面 + API)
支持通过 curl 调用 API
示例:使用 curl 调用 Kimi K2


curl -X POST https://api.moonshot.cn/v1/chat \-H "Authorization: Bearer $API_KEY" \-d '{"model": "kimi-2","messages": [{"role": "user","content": "请解释 Transformer 架构的工作原理"}]}'

🚀 Trae CN v2.0.4 正式发布

新增支持模型:

✅ Kimi-K2
✅ Qwen3-Coder
📌 选择建议
使用场景 推荐工具 说明
轻量级开发 / 快速原型 Gemini CLI 易上手,适合快速验证想法
代码专项任务 Qwen-Code 代码生成、补全、理解能力突出
长文本 / 文档分析 Kimi K2 200K 上下文窗口,适合处理大文档
⚠️ 注意:部分工具需申请 API 权限或具备特定硬件环境(如高显存 GPU),建议参考官方文档获取最新配置要求。

http://www.xdnf.cn/news/17376.html

相关文章:

  • Numpy基础(通用函数)
  • [IOMMU]基于 AMD IOMMU(AMD‑Vi/IOMMUv2)的系统化总结与落地方案
  • 【C++】模版进阶
  • FMS 2025存储峰会获奖技术全景解读
  • C/C++基础详解(二)
  • AcWing 4579. 相遇问题
  • Day38 Dataset和Dataloader类
  • Datawhale AI夏令营-记录2
  • NVIDIA Jetson实战笔记
  • 【c++】探秘Loop机制:C++中优雅的双向数据交互模式
  • 力扣 hot100 Day70
  • 【Python 高频 API 速学 ⑥】
  • CrystalDiskInfo 9.0.1 安装教程 - 硬盘检测工具下载安装步骤详解
  • 基于迁移学习的伺服电机轴承故障诊断
  • Python变量引用拷贝
  • 求和算法的向后稳定性 backward stable
  • 大模型“涌现”背后的暗线——规模、数据、目标函数的三重协奏
  • Spring 的原理探究
  • 服务器硬件电路设计之I2C问答(二):I2C总线的传输速率与上拉电阻有什么关系?
  • vs2022编译Activemq
  • 创建一个django项目
  • 【js】判断异步函数的返回值要加await
  • 大语言模型提示工程与应用:大语言模型对抗性提示安全防御指南
  • springboot 2.4跨域变化和swagger结合的问题
  • orcad的操作(1)
  • BGP笔记
  • 微积分 | 外微分
  • vue+flask山西非遗文化遗产图谱可视化系统
  • 通过 SCP 和 LXD 配置迁移 CUDA 环境至共享(笔记)
  • AI编程工具 | Trae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