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小目标检测算法优化
小目标检测(Small Object Detection)一直是目标检测中的一个挑战问题,原因包括目标尺寸小、特征弱、容易被背景淹没等。为提升对小目标的检测性能,AI社区在数据增强、特征提取、分辨率设计、注意力机制、损失函数、后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多种策略和改进网络算法。
🔍 一、核心难点
分辨率低:目标在图像中像素数目小,易被下采样丢失。
语义信息弱:深层语义难以传导到小目标。
上下文信息少:难以建模目标间关联或背景关系。
尺度变化大:小目标可能与大目标共存。
🧠 二、提升小目标检测的策略(通用设计思想)
策略方向 | 方法或技术说明 |
---|---|
🔧 数据增强 | 超分辨率合成、CutMix、Mosaic、Copy-Paste 生成小目标、仿真数据 |
📏 输入分辨率 | 提高输入图像尺寸,如 640x640 → 1280x1280 |
🧱 特征提取优化 | 更密集特征、更少下采样(少用stride=32层)、浅层特征利用 |
🕸️ 特征融合结构 | FPN / PAN / BiFPN / NAS-FPN,增强多尺度融合 |
🎯 Anchor机制改进 | 使用更小anchor或anchor-free结构(如FCOS、YOLOv8) |
👁️🗨️ 上下文建模 | 扩大感受野或融合局部+全局上下文(如GCNet、ASPP) |
🧠 注意力机制 | SE、CBAM、Transformer、Dynamic Head 提升小物体注意 |
📦 检测头改进 | 多检测头输出不同尺度结果或自适应感受野(如YOLOv5-SAM) |
🎯 损失函数优化 | GIoU / CIoU / Varifocal Loss 适配小目标定位与分类权重 |
📉 后处理优化 | 针对小目标调节NMS阈值、保留更多候选框 |
🔬 三、代表网络算法(按时间与结构分层)
1. 经典结构优化
网络 | 小目标优化点 |
---|---|
Faster R-CNN | RoI Align替代RoI Pooling、使用小anchor(如16x16) |
YOLOv3/v4 | 增加特征层(如13x13, 26x26, 52x52)、Darknet改进 |
RetinaNet | FPN增强小目标层 + Focal Loss聚焦难样本(常用于小目标) |
2. 主流结构强化小目标
网络 | 关键小目标增强策略 |
---|---|
YOLOv5 | PAN结构提升细节融合、Mosaic增强多尺度目标、更多小尺寸Anchor |
YOLOv6/7/8 | 使用RepConv、EfficientRep 等轻量模块,支持anchor-free检测,适配多分辨率小目标 |
PP-YOLOE | 多特征融合增强模块(Co-Head、ESE注意力)提升小目标 recall |
DETR系列 | 原始DETR对小目标效果差,Deformable-DETR通过可变采样点增强小目标建模能力 |
Sparse R-CNN | 动态 proposal 生成头部更好适配目标尺度 |
YOLOv5-Nano/PP-YOLO-Tiny | 在边缘侧也支持小目标,通过特征层保持浅层高分辨率特征输出 |
3. 专门为小目标设计的网络
网络名称 | 简介 |
---|---|
TinyDet | 华为MindSpore团队设计,专门为小目标优化,强调浅层语义保留 |
M2Det | 多层特征融合模块,强调多个感受野组合 |
SOD-MTGAN | 基于多任务GAN框架生成+检测联合提升小目标识别 |
ASFF(Adaptive Spatial Feature Fusion) | 动态融合不同尺度的空间特征,精细保留小目标 |
🧪 四、工程实用技巧建议
图像放大 + 增强:显著提升召回率,特别适用于遥感、安防等场景。
多阶段检测器(cascade):第一次检测粗框,第二阶段专注微调小目标。
训练策略:采用
多尺度训练
、类别不均衡重采样
、更低IoU阈值正负样本判定
等。后处理:适当调低 NMS 阈值,允许更多小框保留。
✅ 五、总结一句话
提升小目标检测的核心在于:保持浅层高分辨率特征、增强上下文信息、优化多尺度融合与注意机制,同时配合数据增强和专门的损失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