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i >正文

【CC协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体系解析

目录

  • 0 概述
  • 1 CC协议的基础要素
  • 2 主要CC许可协议类型及比较
  • 3 特殊协议:CC0(无保留公共领域贡献)
  • 4 CC协议的应用与影响
  • 5 选择CC协议的考量因素

0 概述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简称CC协议)是由非营利组织Creative Commons于2001年推出的一套标准化的公共版权许可协议。其核心目标是在传统版权法默认的“保留所有权利”(All Rights Reserved)框架之外,提供一套灵活、标准化的法律工具,使创作者能够便捷地选择并声明“保留部分权利”(Some Rights Reserved)。这种模式旨在促进知识的合法共享与再利用,平衡创作者权益与公共利益。

1 CC协议的基础要素

CC协议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四个基础许可要素组合而成:

  1. 署名 (Attribution - BY):

    要求使用者在利用作品时,必须给予原作者适当的署名(注明来源),并提供指向原许可协议的链接。

    这是所有CC协议(除CC0外)的强制性要素。

  2. 非商业性使用 (NonCommercial - NC):

    限制使用者仅可将作品用于非商业目的。商业目的通常指以金钱报酬或商业优势为主要意图的使用。

  3. 禁止演绎 (NoDerivatives - ND):

    限制使用者不得对原作品进行修改、改编或再创作以生成衍生作品。使用者仅能以原始形式复制、分发、展示或表演作品。

  4. 相同方式共享 (ShareAlike - SA):

    要求使用者若基于原作品创作了衍生作品,则必须采用与原作品完全相同的CC许可协议来分发该衍生作品。

2 主要CC许可协议类型及比较

通过组合上述要素,形成了六种主要的CC许可协议。下表详细说明了每种协议的特性、要求及适用场景:

许可协议名称组合要素核心权限授予核心限制条件典型适用场景
CC BY 4.0署名 (BY)允许自由复制、分发、展示、表演、修改作品及基于其创作衍生作品包括商业目的必须署名原作者,并提供指向原协议链接;不限制衍生作品的许可协议类型政府出版物、开源教材、研究报告、开放获取期刊文章
CC BY-SA 4.0署名 (BY) + 相同共享 (SA)允许自由复制、分发、展示、表演、修改作品及基于其创作衍生作品包括商业目的必须署名原作者,并提供指向原协议链接;衍生作品必须采用相同的CC BY-SA协议发布维基百科、Stack Overflow、协作型开放项目
CC BY-ND 4.0署名 (BY) + 禁止演绎 (ND)允许自由复制、分发、展示、表演原作品,包括商业目的必须署名原作者,并提供指向原协议链接;禁止修改作品或基于其创作衍生作品(仅允许原样使用)TED演讲视频、新闻通讯稿、特定艺术展示
CC BY-NC 4.0署名 (BY) + 非商业 (NC)允许自由复制、分发、展示、表演、修改作品及基于其创作衍生作品必须署名原作者,并提供指向原协议链接;仅限非商业目的使用不限制衍生作品的许可协议类型(但需遵循NC)个人艺术作品分享、非营利组织材料
CC BY-NC-SA 4.0BY + NC + SA允许自由复制、分发、展示、表演、修改作品及基于其创作衍生作品必须署名原作者,并提供指向原协议链接;仅限非商业目的使用衍生作品必须采用相同的CC BY-NC-SA协议发布可汗学院课程材料、大学非商业性公开课
CC BY-NC-ND 4.0BY + NC + ND允许自由复制、分发、展示、表演原作品必须署名原作者,并提供指向原协议链接;仅限非商业目的使用禁止修改作品或基于其创作衍生作品学术期刊论文(部分开放获取模式)、不希望被改动的内容
CC0 1.0无保留 (Public Domain Dedication)创作者在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放弃其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著作权及相关权利,将作品贡献至公有领域。使用者无需署名,可自由用于任何目的无。使用者无任何法律义务(但道德上仍建议注明来源)开放数据集、公共领域项目素材、彻底开放的内容

注:

  • 所有协议(CC0除外)均不可撤销。一旦作品在特定CC协议下发布,该许可将持续有效至作品著作权保护期结束。被许可人只要遵守许可条款,其使用权即不会被撤回。

  • 表格中列出的均为当前最新通用版本(4.0版)。早期版本(如3.0, 2.0)仍在使用,但4.0版设计更完善,国际适用性更强。

  • “署名”要求的具体操作细节(如如何署名、署名位置)在协议文本中有明确规定。

3 特殊协议:CC0(无保留公共领域贡献)

CC0并非一项许可协议,而是一项法律工具(公共领域贡献声明/工具)。创作者通过使用CC0,旨在在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放弃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著作权及相关权利(如邻接权、数据库权利),将其作品置于尽可能接近公有领域的状态。使用者对CC0作品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可不受限制地复制、修改、分发、进行商业利用,且无需署名(尽管从学术规范角度仍推荐注明来源)。

4 CC协议的应用与影响

  • 开放获取出版: 众多学术期刊采用CC BY(最常见)或其他CC协议,允许论文在出版后立即免费开放阅读、下载和再利用。

  • 开放教育资源: 教材、课程视频、教案等大量采用CC协议(尤其是BY-SA, BY-NC-SA),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本地化改编。

  • 开放数据: 政府机构、科研组织常使用CC0或CC BY发布公共数据集。

  • 开源内容平台: 如维基百科(CC BY-SA)、Flickr、Wikimedia Commons等平台的核心内容均基于CC协议共享。

  • 创意产业: 音乐、摄影、设计等领域创作者利用CC协议扩大作品传播范围并建立声誉。

5 选择CC协议的考量因素

  1. 商业使用容忍度: 是否允许他人将作品用于商业目的(选择NC与否)。

  2. 衍生作品控制度: 是否允许修改作品(选择ND与否),以及是否要求衍生作品继承相同许可(选择SA与否)。

  3. 署名要求: 是否坚持要求署名(所有带BY的协议都要求)。

  4. 传播目标: 希望作品被最大程度自由使用(如CC BY, CC0),还是施加一定限制以保护特定权益。

  5. 法律建议: 对于重要作品或商业应用,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确保选择的协议符合自身需求且具备法律效力。

http://www.xdnf.cn/news/10248.html

相关文章:

  • 注销微软账户
  • android 媒体框架之MediaCodec
  • MySQL中COUNT(*)、COUNT(1)和COUNT(字段名)的深度剖析与实战应用
  • 谷歌:贝叶斯框架优化LLM推理反思
  • CMake指令:list()
  • MySQL(48) 什么是ZEROFILL属性?
  • 宇树机器狗go2添加3d雷达(下)添加velodyne系列雷达
  •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7版) 第一节《映射与函数》超详细解析
  • 数据库只更新特定字段的两种方式(先读后写 vs. 动态组织 SQL)-golang SQLx 实现代码(动态组织 SQL)
  • 索引的选择与Change Buffer
  • Linux进程信号
  • 车载诊断架构SOVD --- 车辆发现与建连
  • 项目:贪吃蛇实现
  • AI与智能驾驶的关系和原理:技术融合与未来展望-优雅草卓伊凡一、AI大模型基础原理与智能驾驶
  • 【Linux系列】Linux/Unix 系统中的 CPU 使用率
  • C++23 已移除特性解析
  • 电子电路:怎么理解时钟脉冲上升沿这句话?
  • ASP.NET Core SignalR的基本使用
  • 《深入解析SPI协议及其FPGA高效实现》-- 第一篇:SPI协议基础与工作机制
  • Python编程基础(一) | 变量和简单数据类型
  • git下载和安装(完整版)
  • 什么是特性阻抗
  • ArcPy错误处理与调试技巧(2)
  • Mybatis ORM SpringORM
  • 计算机视觉---GT(ground truth)
  • C# 成员函数中如何拿到当前所在类的名字?
  • 使用 HTML + JavaScript 实现一个日历任务管理系统
  • HackMyVM-First
  • vue3 基本语法 父子关系
  • odoo18 新特性